北朝乐器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17-09-12 21:13
本文关键词:北朝乐器发展轨迹
【摘要】: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北朝的音乐文化随着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带来新的活跃、自由的音乐气息氛围,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也打破了中原传统文化中以雅乐为主的音乐形式,西域乐器在这一民族融合的时期进入中原,并择优而存。北朝统治阶级在积极接受汉文化的同时却坚持保留了西域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新的艺术风貌呈现在中原大地上,并为隋唐音乐的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朝乐器的出现,最早都是透过石窟中乐器的雕刻直观地展示给世人的,源于印度的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内地。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被发现之日起,就不断被后人研究、探索。至今为止,后人对于石窟各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有关各个石窟中艺术、乐器研究的著作、论述也很完善,而对于墓葬出土的乐器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从北朝墓葬与具有代表性的敦煌、云冈、龙门北朝开凿的石窟中入手,试图探寻对北朝乐器发展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由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各类乐俑、壁画、浮雕等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完整之例非常之少,残存之躯也常因为特殊地理条件,只留姿势、乐器遗失。因此仅从北朝墓葬入手,无法对北朝乐器的种类进行梳理、统计。而石窟中的乐器雕刻内容丰富、完整,正好填补北朝墓葬乐器不足的空白,但仅北朝石窟乐器内容之海涵,并非一份论文所盛,因此,本文选择三大石窟作为弥补北朝墓葬乐器种类之缺憾,结合文献、著作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本文通过对北朝墓葬乐器及敦煌、云冈、龙门北朝石窟的乐器梳理,从客观的实物角度,结合文献,对北朝乐器的种类及组合形势、音乐类型等方面初步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北朝墓葬乐器与北朝石窟中反映的音乐内容虽侧重点不同,但相互补充,说明了北朝音乐艺术形式内容的丰富,而北朝乐器的发展的历史意义与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对隋唐艺术发展的影响皆不言而喻。
【关键词】:北朝 墓葬 石窟 乐器 轨迹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5.5;J609.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引言13-17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3-14
- 二、以往有关北朝墓葬乐器出土与相关文献14-15
- 1. 有关北朝乐器出土的墓葬14-15
- 2. 有关北朝石窟乐器所参考的文献数据15
- 三、本文继续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5-17
- 第一章 概述17-22
- 1.1 北朝乐器发展的社会背景17-20
- 1.1.1 文献中对北朝音乐发展状况的记载17-18
- 1.1.2 北朝佛教发展的盛况18-20
- 1.2 北朝乐器发展轨迹综述20-22
- 第二章 北朝墓葬乐器梳理22-36
- 2.1 北魏时期的北朝墓葬乐器梳理22-26
- 2.2 东魏、北齐时期的北朝墓葬乐器梳理26-30
- 2.3 西魏、北周时期的北朝墓葬乐器梳理30-35
- 2.4 其它有关北朝乐器的石质葬具35-36
- 第三章 敦煌、云冈、龙门北朝石窟乐器梳理36-50
- 3.1 敦煌北朝乐器分期梳理36-42
- 3.1.1 敦煌北魏石窟乐器梳理36-37
- 3.1.2 敦煌西魏石窟乐器梳理37-39
- 3.1.3 敦煌北周石窟乐器梳理39-42
- 3.2 云冈石窟乐器分期梳理42-47
- 3.2.1 云冈第一期乐器梳理42-43
- 3.2.2 云冈第二期乐器梳理43-46
- 3.2.3 云冈第三期乐器梳理46-47
- 3.3 龙门北朝石窟乐器梳理47-50
- 第四章 北朝乐器分期、组合及特色50-65
- 4.1 北朝墓葬、三大石窟北朝乐器类型的综合梳理50-55
- 4.1.1 北朝墓葬、石窟乐器中的气鸣乐器50-52
- 4.1.2 北朝墓葬、石窟乐器中的弦鸣乐器52-53
- 4.1.3 北朝墓葬、石窟乐器中的膜(体)鸣乐器53-55
- 4.2 北朝墓葬乐器分期、组合及特色55-59
- 4.2.1 反映宴饮乐的北朝墓葬乐器组合56-57
- 4.2.2 反映伎乐飞天的北朝墓葬乐器组合57-59
- 4.2.3 反映百戏场面的北朝墓葬乐器组合59
- 4.3 敦煌、云冈、龙门北朝乐器分期与组合59-65
- 4.3.1 敦煌北朝石窟乐器组合分期表59-61
- 4.3.2 云冈石窟乐器组合分期表61-64
- 4.3.3 龙门北朝石窟乐器组合表64-65
- 第五章 对北朝乐器发展的几点认识65-82
- 5.1 北朝乐器发展轨迹分期65-68
- 5.1.1 北朝乐器发展第一期65-66
- 5.1.2 北朝乐器发展第二期66-67
- 5.1.3 北朝乐器发展第三期67-68
- 5.2 北朝墓葬反映的鼓吹乐乐器68-74
- 5.2.1 鼓吹乐概述68
- 5.2.2 北朝鼓吹乐的用途、等级及编制的问题68-70
- 5.2.3 北朝墓葬鼓吹中的角与鼓70-72
- 5.2.4 从北朝骑马女乐俑看北朝女性地位72-73
- 5.2.5 北朝墓葬鼓吹乐总表73-74
- 5.3 北朝石窟乐器与西域音乐74-77
- 5.3.1 敦煌北朝石窟乐器与西域音乐74-76
- 5.3.2 云冈石窟乐器与西域音乐76-77
- 5.3.3 龙门北朝石窟乐器与西域音乐77
- 5.3.4 小结77
- 5.4 北朝音乐对隋唐音乐的影响77-81
- 5.4.1 从文献中看北朝音乐对隋唐音乐的影响77-79
- 5.4.2 从唐诗中看唐代袭北朝之乐器79-81
- 5.5 总结81-82
- 结语82-83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88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8-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J];考古;1977年06期
2 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考古学报;1978年01期
3 ;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1年03期
4 ;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01期
5 王敏之;;黄骅县北齐常文贵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4年09期
6 靳之林;;陕北发现一批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J];文物;1989年04期
7 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J];文物;2004年12期
8 刘呆运;李明;许小平;翟建峰;卫超;张明惠;;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839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3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