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二首叙事曲的悲剧性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5:25
本文关键词:肖邦二首叙事曲的悲剧性因素研究
【摘要】:肖邦(1810-1849)十九世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一生不离钢琴,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在钢琴这一领域中达到了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被称之为“钢琴诗人”。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始终涌动着一股发自内心的炙热和激动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肖邦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蕴含着悲剧性的因素。笔者认为,任何时代、任何种类的艺术作品,能让人真正感动的,并不是那些展示着幸福、欢乐、美好的东西,甚至还是那些充满着失意、孤寂、忧郁悲伤、惆怅痛苦的东西,悲剧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又无可挽回,它让人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肖邦的相关作品中正蕴含着这种悲剧性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肖邦《g小调叙事曲》和《F大调叙事曲》的分析,把握钢琴叙事曲的结构特点,及情感的变化过程上悲剧性因素的体现,把握音乐形象,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更好地诠释肖邦的作品。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肖邦钢琴音乐创作悲剧性因素作背景研究、说明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详细的分析了构成肖邦音乐创作中悲剧性因素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则着重分析了悲剧性因素在肖邦叙事曲中的体现。
【关键词】:肖邦 悲剧性因素 叙事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8-9
- 三、研究意义9-10
- 1 理论意义9
- 2 实际意义9-10
- 第二章 肖邦音乐创作中“悲剧性”的构成因素10-13
- 一、社会因素11-12
- 二、心理因素12
- 三、个人境遇12-13
- 第三章 “悲剧性”因素在肖邦叙事曲中的体现13-54
- 一、"悲剧性"的概念14-15
-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15-17
- 1 《g小调叙事曲》15-16
- 2 《F大调叙事曲》16-17
- 三、作品分析17-54
- 1 《g小调叙事曲》17-41
- 1.1 旋律、节奏特征37-40
- 1.2 结构特点40-41
- 1.3 标题性41
- 2 《F大调叙事曲》41-54
- 2.1 旋律51-52
- 2.2 曲式52
- 2.3 伴奏织体52-53
- 2.4 标题性53-54
- 第四章 结语54-56
- 注释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59-60
- 致谢60-6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洪侠;;肖邦艺术歌曲《旋律》的“悲情”表现内容及成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88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8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