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诺夫巴扬作品〈狂想曲—致勃拉姆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6:36
本文关键词:谢苗诺夫巴扬作品〈狂想曲—致勃拉姆斯〉研究
【摘要】:维阿切斯拉夫谢苗诺夫(viatcheslawsemionov)是当今活跃在世界乐坛的俄罗斯著名手风琴艺术家,对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其改编与创作的大量手风琴作品,为世界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其培养的大量优秀手风琴演奏者,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成熟的舞台风格,诠释了手风琴艺术的美。 《狂想曲—致勃拉姆斯》是谢苗诺夫为巴扬手风琴改编创作的大体裁作品,此曲改编自勃拉姆斯的三首作品,创作于1996年,用以表达谢苗诺夫对德国音乐大师勃拉姆斯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对《狂想曲—致勃拉姆斯》进行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介绍谢苗诺夫对巴扬艺术的贡献。第二部分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对该作品演奏技法的运用进行解析。试图通过自身的深入学习研究,在新的高度和水平为演奏者提供更全面的演奏方法,使演奏者在演奏时能准确把握作品,提升整体的演奏规范及水平。
【关键词】:谢苗诺夫勃拉姆斯 手风琴狂想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谢苗诺夫及他的巴扬艺术8-12
- 第一节 谢苗诺夫生平简介8
- 第二节 谢苗诺夫对巴扬艺术的贡献8-12
- 第二章 谢苗诺夫《狂想曲—致勃拉姆斯》创作背景与本体分析12-23
- 第一节 创作背景12-14
- 第二节 狂想曲的体裁特点14
- 第三节 曲式结构分析14-23
- 第三章 谢苗诺夫《狂想曲—致勃拉姆斯》演奏技法解析23-33
- 结论33-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巍;;俄罗斯手风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2 赵妍;刘羚驹;;外国手风琴发展的大众性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3 王域平;天津音乐学院邀请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教师曹晓青先生来校讲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继东;我知道的俄罗斯巴扬演奏家及他们的演奏风格(下)[J];小演奏家;2005年02期
5 苏航;;莫斯科的巴扬手风琴艺术[J];艺术教育;2007年06期
6 王从余;;谢苗诺夫巴扬音乐创作的分类及共性[J];艺术教育;2010年04期
7 张前;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琳;谢苗诺夫两首《顿河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铁琰琰;北京手风琴发展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孔娟;中国当代手风琴音乐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9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8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