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鲍元恺音乐创作的“民族语言”——从《炎黄风情》谈起

发布时间:2017-10-01 11:07

  本文关键词:鲍元恺音乐创作的“民族语言”——从《炎黄风情》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多元 各民族 音乐学家 音乐艺术 共同语言 文化构成 文化环境 存在价值 现代化 艺术家


【摘要】:正小引"音乐,是世界共同语言",这一说法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音乐学家的质疑。这是因为,随着现代化的接近与到来,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构成中的音乐艺术,与生俱来就处于文化多元的环境之中,虽然彼此之间属同一艺术而具备诸多共性,但由于各自生成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因之即在共性基础之上具备了特色各不相同的存在价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魄力。据此,在不断增强的实践意识和深邃思考之中,他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关键词】文化多元 各民族 音乐学家 音乐艺术 共同语言 文化构成 文化环境 存在价值 现代化 艺术家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小引“音乐,是世界共同语言”,这一说法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音乐学家的质疑。这是因为,随着现代化的接近与到来,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构成中的音乐艺术,与生俱来就处于文化多元的环境之中,虽然彼此之间属同一艺术而具备诸多共性,但由于各自生成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元恺;《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玉;;论哈恰图良作品民族性对新疆民族音乐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徐彩虹;;鲍元恺《太行春秋》(钢琴版)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黄昌海;;音乐文化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创新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鲍元恺;不是只有一条小路可通——在苏夏教授教学、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徐婧;;坚守调性 立足传统——以《纪念交响曲》中的帕萨卡利亚为例解析鲍元恺的音乐创作[J];音乐创作;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晶;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鑫;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创作手法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史玉;论哈恰图良《十首儿童钢琴曲》的民族性与现代性[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卓娅;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欧阳灿;《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万爱民;鲍元恺管弦乐曲《炎黄风情》和声技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永钢;从炎黄之“风”到世界之“乐”[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耀农;;多元文化与文化多元中的音乐[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2 周吉;试论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J];人民音乐;2000年05期

3 李焕之;音乐艺术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J];人民音乐;1985年06期

4 王晓俊;;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分类问题探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黄锦培;;论“音语”[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6 张欢;;周吉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7 李海生;;壮族音乐艺术的价值特征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陈洁;;巴赫《圣诞节清唱剧》中的宗教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1年02期

9 舒畅;;音乐鉴赏能力提升研究[J];飞天;2011年12期

10 黄国俊;;轻音乐是一朵花[J];音乐世界;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谢建平;;浅谈音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本质与特殊性[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周海宏;;音乐欣赏课相关的美学、心理学问题分析(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鹏;胡英华;;关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问题[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宋慧琳;;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研究与分析[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童忠良;;论音体系与各民族的音阶——兼论世界民族音乐在乐理教学中的定位[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郝向明;;民族音乐的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感受一种音乐气质[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萌;品牌企业与艺术结缘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子桐;不朽的音乐 伟大的悲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牛寒婷;篮协为何禁《忐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记者 钟镭;湘南学院音乐艺术周激情启幕[N];郴州日报;2005年

7 陈玉玉;生动活泼的音乐艺术俱乐部[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 刘效炎;繁荣音乐艺术 讴歌伟大时代[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胡克非;“中国乐谷”研讨金点子[N];音乐周报;2011年

10 张佳林;自然何需回归[N];音乐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刘健;从“能量”角度试探音乐在时空中的展衍态势[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陈思;多元交融的个性艺术[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4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8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旭;用母语说话[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谢晶晶;不同话语视角的上海三大报纸对音乐事件的表达与建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杨艳丽;关于印度尼西亚巽他人佳美兰音乐德宫的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卢晶晶;北印度雅曼拉格的分析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李s,

本文编号:953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53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