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8:25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在我国已逐渐成为人们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学习音乐的人数不断增多。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对整个音乐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艺术考级制度由中国香港传入内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被大家熟悉认可。199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率先开展了音乐素养考级,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将视唱练耳考级作为单独的考级科目,并颁发证书,,从此视唱练耳考级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视唱练耳普及教育也日渐成熟。本研究将以我国视唱练耳考级为主线,深入探索我国当前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对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形式、考级内容、考级的教材使用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展示当前我国视唱练耳考级与教学的现状。通过对我国两家视唱练耳考级进行比较性研究,发现我国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内容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对学科日后的发展的一些思考。 论文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视唱练耳考级的理论基础2、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分析3、关于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考级 考级内容 教材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4
- 第一章 视唱练耳考级的理论基础14-21
- 第一节 视唱练耳考级的概述14-17
- 一、 视唱练耳的概述14-16
- 二、 视唱练耳考级的概述16-17
- 第二节 视唱练耳考级的形成及主要特点17-18
- 一、 视唱练耳考级的形成17-18
- 二、 视唱练耳考级的主要特点18
- 第三节 视唱练耳考级的重要性及意义18-21
- 一、 视唱练耳考级的重要性18-19
- 二、 视唱练耳考级的意义19-21
- 第二章 我国视唱练耳考级的分析——仅以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为例21-56
- 第一节 我国视唱练耳考级形式的分析21-43
- 一、 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考级的形式21-28
- (一)考级的具体内容22-25
- (二) 考级的具体方法25-28
- 二、 中国音乐家协会视唱练耳考级的形式28-38
- (一) 考级的具体形式29-30
- (二) 考级的具体内容30-38
- 三、 考级形式的对比分析38-43
- (一) 两家考级的重点与难点39-41
- (二) 两家考级的要求41
- (三) 两家考级的发展41-43
- 第二节 我国视唱练耳考级教材的对比分析43-54
- 一、 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考级教材的简要分析44-48
- (一)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测试范围44-46
- (二) 全国音乐等级考级《音乐基础知识》教程46-48
- 二、 中国音乐家协会视唱练耳考级教材的简要分析48-52
- (一)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基本素质考级教程》48-49
- (二) 《全国音乐听力考级教程》49-52
- 三、 视唱练耳考级教材的对比分析52-54
- (一) 共同点52-53
- (二) 不同点53-54
- 第三节 针对视唱练耳考级教学内容的分析54-56
- 一、 针对考级方向确定教学内容54-55
- 二、 针对学生程度确定教学内容55-56
- 第三章 关于我国视唱练耳考级教学的一些思考56-62
- 第一节 我国视唱练耳考级教学的现状56-59
- 一、 视唱练耳考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6-58
- 二、 对视唱练耳考级教学的几点建议58-59
- 第二节 视唱练耳考级促进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59-62
- 一、 视唱练耳考级促进了音乐基础学科的普及60
- 二、 视唱练耳考级提升了音乐文化的修养60-62
- 结论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天宏;自然调式音级倾向关系在视唱中的应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冯芸;现代视唱练耳学科性质与教学改革[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李a;谈谈高师视唱练耳课中的节奏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张玉晶;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初探[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姜万通;王玫;;视唱教程的鸿篇钜著——关于法国《雷·卡视唱教程》及其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谭雄;近年来视唱练耳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红军;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考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斌;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66年前)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杨琳琳;三部视唱练耳教材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少华;云南艺术考级现状调查与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5 廖郑真;中英音乐考级视唱练耳的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966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6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