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22:06

  本文关键词: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斯特 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 标题性 画卷性 交响性


【摘要】:19世纪初,随着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钢琴音乐也步入了它最辉煌的时期。钢琴因其制作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完善,音域扩展到七个半八度,表现力得以大幅提升,使得钢琴成为“乐器之王”。大量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层出不穷。对于钢琴这一专业性较强的乐器来说,练习曲这一题材显然有着独树一帜的地位。它有着提高演奏者手指机能,规范钢琴演奏技术,提高钢琴表演能力等重要作用,所以那个时期的钢琴大师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技术风格体系,编写了许多练习曲与手指基本练习。作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受到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启发,将练习曲——本来只包含枯燥单纯的手指技术的这一题材发展到了顶点,发掘了钢琴表达丰富情感的巨大潜力,并将高难度的炫技技巧,交响乐队般的多变音响与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代表了李斯特发展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个顶峰。 本文以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S139为研究对象,以作品的标题性和画卷性作为切入口,以文学、绘画与音乐之间诸多元素相对应,论述了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艺术特点,进而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对作品所包含的各类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阐明了音乐表演与创作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实际演奏中,作为标题性与画卷性的音响承载——交响性的特征。结语部分阐述了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对练习曲这一钢琴音乐体裁的新贡献,以及他对后世作曲家的巨大影响;归纳和总结了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重要研究价值——使练习曲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成为了之后大师们乐于攀登的高峰,也成了音乐会和比赛的常见曲目。本文最后得出结论,练习曲不仅仅只是纯技术性的手指练习,也可是文学、美术与音乐的完美综合体,不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应带有“目的”的去演奏和欣赏音乐,以达到至臻的境界。
【关键词】:李斯特 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 标题性 画卷性 交响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第一章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综述8-20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概况8-9
  • 第二节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创作背景与整体布局9-20
  • 一、《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创作背景9-10
  • 二、《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整体布局10-20
  • 第二章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艺术特点20-37
  • 第一节 《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标题性特点及意义20-22
  • 一、《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标题性特点20-21
  • 二、《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标题的意义21-22
  • 第二节 《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画卷性特点22-37
  • 一、用绘画中的点对应音乐中的动机23-27
  • 二、用绘画中的线对应音乐中的旋律27-29
  • 三、用绘画中的色彩对应音乐中的和声与调性29-37
  • 第三章 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演奏研究37-48
  • 第一节 演奏技术分析37-45
  • 第二节 演奏处理45-48
  • 一、力度的分析设计45-46
  • 二、节拍与速度变化的处理46
  • 三、踏板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46-48
  • 结语48-50
  • 全文尾注50-51
  • 主要参考著作及文献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兵;;肖邦练习曲与李斯特练习曲对比浅析[J];音乐探索;2007年S1期

2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六)[J];钢琴艺术;2010年10期

3 钱杨杰;;殊途同归——肖邦、李斯特钢琴练习曲之对比分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晶;;“起而为王”——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玛捷帕》[J];音乐生活;2011年02期

5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七)[J];钢琴艺术;2010年12期

6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九)[J];钢琴艺术;2011年04期

7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十二)[J];钢琴艺术;2011年09期

8 周玲;潘文娜;;“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浅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呼啸》[J];艺术教育;2007年01期

9 孙莱;;浅析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6期

10 毛斐均;;浅析李斯特《超级练习曲第十首》的动力展开因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向明;;优秀的西特小提琴练习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张海坤;;学好钢琴的必要条件[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顾惠珍;;将口风琴运用于音乐教学的尝试[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燕玲;;视唱基础训练研究[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金晶;;谈高等师范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吕忠福;;高师音乐学生学好钢琴的方法与途径[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常佳;;关于小提琴民族化问题的一些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黄伊娜;;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刘波;;巴托克与他的《小宇宙》[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提琴的练习曲与音阶[N];音乐周报;2008年

2 泰尔;莱蒙的《练习曲》OP.37 NO.26[N];音乐周报;2002年

3 宋湘锴;乐由心出 沁人肺腑[N];音乐周报;2005年

4 乐桃;张乐让你大吃一惊[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卞萌;通向高级技艺的必经之路[N];音乐周报;2008年

6 中国音乐学院 樊禾心;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术的训练[N];音乐周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紫茵;深圳向“钢琴之城”跨越[N];音乐周报;2006年

8 黄tB莹;新编《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实用辅导(二十七)[N];音乐周报;2008年

9 吴洪彬;如何当好钢琴教师[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栾志弘;“连滚带爬”走不远[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线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徐正祥;市场的自由与自主[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黄亚丽;维特经济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9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工业化考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晨;李斯特《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2 孙佳佳;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情感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涂园园;三首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演奏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长翰;激情与内敛的完美结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雪;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钢琴演奏及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莉山;戈多夫斯基《53首基于肖邦练习曲的练习曲》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高鲲;马克思·斯皮格之花腔女高音练习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翔;论罗塞练习曲的练习方法及其对乐曲演奏的帮助[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吕恂源;《纽柯尔奇纳23首巴松中级练习曲》分析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计鑫;林石城琵琶练习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3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73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