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承德清音会”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3:28

  本文关键词:“承德清音会”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承德清音会” 满族宫廷音乐 定位 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清代满族宫廷音乐的遗音——“承德清音会”,通过对其生存背景、历史渊源、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论述,以及定位论证、文化内涵分析、变迁与发展中的定位思考,以期对“承德清音会”进行全面的剖析。此外,由于“承德清音会”在流入民间的宫廷音乐中具有典型性,因而,笔者力求通过对“承德清音会”的剖析引发对宫廷音乐在民间生存与定位问题的思考。 清政权结束以后,原山庄内务府官员除少数被留用外大部分被遣散,原宫廷乐于便将宫中的23首乐谱传授给热河街上原内务府子弟及宫廷音乐爱好者,组成了“承德清音会”。他们演奏“离宫”音乐,其前身是深藏于热河行宫中的宫廷宴乐细乐——清音十番。“承德清音会”乐队编制中包含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种乐器类别,所用乐器大部分是宫里乐队遗散到承德民间的,无论形制、装饰,还是音质、音量,都是除皇宫外的乐器所无法相比的。“承德清音会”采用齐奏形式,鼓手居于统帅地位,旋律端庄典雅,形成了宫廷化的音乐风格。“承德清音会”是清代宫廷音乐的遗存,也是中华民族社会历史活动的遗存,被艺术界称为“活化石”。 论文由绪论、“承德清音会”概况、“承德清音会”音乐形态及艺术特征、“承德清音会”的文化定位等几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简明介绍了研究对象,陈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承德清音会”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阐述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承德清音会”概况:从“承德清音会”释义、“承德清音会”的生存背景、“承德清音会”的历史与现状几个方面对“承德清音会”进行概述性介绍,为“承德清音会”的音乐形态及文化定位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二章“承德清音会”音乐形态及艺术特征:文章以笔者搜集、整理的有关“承德清音会”的文字资料、曲谱资料以及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重点从曲目,乐谱中的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旋律线条、曲式结构、音乐发展手法,乐队编制及演奏特点等方面对“承德清音会”的音乐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从中总结了“承德清音会”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承德清音会”的文化定位: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笔者先从组织沿革、音乐本体、社会功能几个方面对“承德清音会”的定位进行了论证,再通过论证结果分析了“承德清音会”的文化内涵,最后对“承德清音会”变迁中有没有改变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应该改变定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由于研究对象的典型性,笔者在文中对宫廷音乐在民间的生存与定位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承德清音会” 满族宫廷音乐 定位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目录7-9
  • 绪论9-16
  • 一、研究对象及论文选题意义9-11
  • 二、研究相关动态11-14
  • 三、主要研究方法14
  • 四、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14-16
  • 第一章 “承德清音会”概况16-31
  • 第一节 “承德清音会”释义16-19
  • 一、称谓16-17
  • 二、基本构成17-18
  • 三、对相关乐种影响18-19
  • 第二节 “承德清音会”的生存背景19-23
  • 一、生态背景19-21
  • 二、音乐背景21-23
  • 第三节 “承德清音会”的历史与现状23-31
  • 一、发展历程23-28
  • 二、现状28-31
  • 第二章 “承德清音会”音乐形态及艺术特征31-46
  • 第一节 “承德清音会”音乐形态分析31-43
  • 一、曲目31-32
  • 二、乐谱32-39
  • 三、乐队39-43
  • 第二节 “承德清音会”的艺术特征43-46
  • 一、模式性特征43-44
  • 二、继承性特征44
  • 三、内廷娱乐性特征44-45
  • 四、变异兼容性特征45-46
  • 第三章 “承德清音会”的文化定位46-64
  • 第一节 “承德清音会”定位论证46-53
  • 一、从组织沿革究其定位46-48
  • 二、从音乐本体究其定位48-51
  • 三、从社会功能究其定位51-52
  • 小结52-53
  • 第二节 “承德清音会”的文化定位思考53-64
  • 一、文化内涵分析53-57
  • 二、变迁及发展中的审视57-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附录71-80
  • 附录一 “承德清音会”手抄工尺谱选71-72
  • 附录二 “承德清音会”谱例选72-76
  • 附录三 “承德清音会”传承谱系76-78
  • 附录四 “承德清音会”图片选78-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晓娜;保定易县后部村“十番乐”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董兵;马东风;;由祭孔音乐的流变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6年03期

3 崔晓娜;河北保定易县十番会现状的考察与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5 刘桂腾;清代乾隆朝宫廷礼乐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6 张伯瑜;京、津民间十番锣鼓与清宫廷十番锣鼓[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东涛;鲁中南峄城及台儿庄两鼓乐班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吴倩;清代河北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