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8 10:11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声乐 多元化 思考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声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就其整体的发展态势而言,还存在着统一化、标准化的落后理念,这无疑制约了我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大众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中国民族声乐自身的多元化特点等方面,揭示了民族声乐走向多元化的必然性,并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需遵循的原则,希望对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做一些探索。
【作者单位】: 内蒙古赤峰学院;
【关键词】民族声乐 多元化 思考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和所有的文化艺术一样,民族声乐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出现的,因此,无论从内容、风格还是从形式、技巧上,民族声乐都十分贴近生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各个地区、各个群体、各个时代的人们都会通过不同的声乐艺术展现他们的情感,这也造就了形式各样的声乐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萍;;对民族声乐多样性发展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6年09期

2 陈娅玲;;多元分流 和谐共处——有感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2004年10期

4 吴碧霞;;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对少数民族地区高师声乐教学的思考[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4期

2 张李子;;中国民族音乐之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3 罗鸿敏;;少数民族地区高师声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4 陈建英;;原生态唱法走上荧屏的利与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5 黄晓涛;;“学院派”与“原生态”之争——兼论民族声乐演唱的不变原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李晓霞;;关于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的争论[J];歌海;2009年02期

7 彭丽丽;;再议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北方音乐;2012年11期

8 陈旭;;美声唱法演唱中外作品的若干技巧问题探究[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9 李智萍;;浅思“原生态”唱法与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陈炜;;甘南藏族地区原生态歌唱艺术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雯;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瀛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问题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张红霞;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媛;女高音面罩唱法训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海玲;戏曲·民歌·风格[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华;歌剧《玛侬·莱斯科》中格里欧三首男高音咏叹调的演唱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瑶;论民间原生态文化的美学价值[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7 孙立平;论声音观念对声乐学习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袁s,

本文编号:993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93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