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武冈蜗牛艺术酒店电话_《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0 08:27

  本文关键词:武冈丝弦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0年

武冈丝弦艺术研究

郑爱华  

【摘要】: 本文对流行于湖南邵阳境内,以武冈市为中心流传的武冈丝弦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从武冈丝弦的形成过程、人文环境和艺术特征等角度出发,对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该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形成其现状的人文因素。在本文第二部分,详细分析武冈丝弦音乐的曲牌种类、调式调性特点、语言特色与表演形式的同时,对其发声技巧、吐字咬字、润腔的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本文第三部分,关注武冈丝弦的发展现状,探讨对武冈丝弦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合理保护、有效传承的必要性。并对武冈丝弦的传承途径进行了探索。 笔者在文中运用了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武冈丝弦的形成及艺术特征进行了挖掘和总结。并且,将科学的民族声乐演唱的一些演唱技法与武冈丝弦的演唱相比较,在演唱技法上融汇贯通,将现在民族声乐技法与原始自然形态的演唱方法相结合,这对于武冈丝弦的行腔咬字等传统的演唱技法来说是一种开拓性的尝试性的探索。这些尝试与探索对于武冈丝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武冈丝弦的概论8-13
  • 1.1 武冈丝弦的形成8-10
  • 1.2 武冈丝弦的人文地理环境10-11
  • 1.3 武冈丝弦是一种民间曲艺11-13
  • 第二章 武冈丝弦的艺术特征13-42
  • 2.1 武冈丝弦的种类13-15
  • 2.1.1 按曲调分13-15
  • 2.1.2 按牌子名字形式分15
  • 2.2 调性与旋律特征15-18
  • 2.2.1 曲调揉合与转调15-16
  • 2.2.2 节奏重叠,旋律重现16-17
  • 2.2.3 曲调尾句的改尾和延伸17
  • 2.2.4 音域上下滚动,迭起回落17
  • 2.2.5 利用两个曲调混合成一只新曲调17
  • 2.2.6 连缀的手法运用17-18
  • 2.3 唱腔18-34
  • 2.3.1 唱词18-22
  • 2.3.2 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22-24
  • 2.3.3 演唱技法24-32
  • 2.3.4 词曲的吻合32-33
  • 2.3.5 模仿声音33
  • 2.3.6 衬词的选用33-34
  • 2.4 表演形式34-36
  • 2.5 武冈丝弦中突出的戏曲元素36-42
  • 2.5.1 戏文36-39
  • 2.5.2 音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9-42
  • 第三章 武冈丝弦艺术的保护与传承42-64
  • 3.1 武冈丝弦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42-45
  • 3.1.1 武冈丝弦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范畴42
  • 3.1.2 武冈丝弦保护传承的重要性42-44
  • 3.1.3 武冈丝弦保护传承的实践意义44-45
  • 3.2 武冈丝弦的现状45-48
  • 3.2.1 传承人和保留下来的曲目剧目45-46
  • 3.2.2 政府措施46-48
  • 3.3 武冈丝弦传承之路48-64
  • 3.3.1 政府扶持48-51
  • 3.3.2 大众参与51-55
  • 3.3.3 高校的参与55-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6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树钧;评丝弦戏《李尔王》新演出本[J];大舞台;1997年01期

    2 曹树钧;精益求精 再上新台阶[J];大舞台;1999年01期

    3 金锋;;在金色的阳光下[J];湘潮;1989年10期

    4 张馥娟;史艳;;别具特色的丝弦表演艺术[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5 曹砚农;萧时高;;湖南古代州县城墙建筑的代表作——试析武冈古城墙的历史功能及保护价值[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6 ;湘西南璀璨明珠武冈[J];湖湘论坛;2007年04期

    7 于成鲲;;论吴炳之死——与蒋星煜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87年05期

    8 夏崇圣;;崇高的奉献[J];湘潮;1988年12期

    9 罗正钧;;船山师友记第七[J];船山学刊;1936年02期

    10 曾艺;;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冠杰;卜风贤;;县域工业发展中集体中毒事件与防治——对湖南两起儿童集体铅中毒事件的解读[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阻止重金属污染不能靠个案追究[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剑平 冒蕞 通讯员 杨贤勇 周维标;[N];湖南日报;2011年

    2 付昭治;[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谭琼华 特约记者 叶铭泉;[N];湘声报;2011年

    4 曹砚农 肖时高;[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黄三畅;[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刘敏;[N];中国特产报;2011年

    7 中共湖南省武冈市委书记 王春生;[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刘琦;[N];湖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冒蕞 通讯员 夏建敏 杨贤勇;[N];湖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欧金玉 史学慧;[N];湖南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华;武冈丝弦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媛;石家庄丝弦音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青;河北、山西丝弦戏唱腔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廖秋华;湖南武冈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涛;武冈市卤制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彭殷;武冈浪石古村落环境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姜运兰;湖南邵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闫丽丽;保定老调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曾环;楚湘雅韵[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梓铭;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武冈丝弦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0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