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艺术学院》 2012年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
高嬿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之比较为研究对象。这些竹制乐器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与越南各地,数量众多,习用频繁,在两地各个民族的音乐生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地“竹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运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相互兼容的研究方法,对两地竹制乐器的硬件与软件进行全方位比较,对其异同的成因进行深入解析,进而探讨两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概貌越南各民族的竹制乐器,现时存见者约68种,本章分别对其中的每一种乐器的形制结构、发音机理、策动因素、演奏技法、音律乐律、音质音色、音响特征、音区音域、传统曲目、调式音列等逐一进行全面的微观描述,以彰显其独特风采。 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图录及其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之比较笔者收集、整理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共144种,以之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进行多角度的比较。通过对其硬件(形制结构及其发音机理)与软件(基本音列、音响特征、习用功能等)的有序比较,从中探知两者间的共性与差异。 三、两地竹制乐器异同成因解析着重分析两地竹制乐器孕育、生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即生态环境、传统文化、民族渊源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之解析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之共性与差异形成的缘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J6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克刚;杨秀昭;何洪;;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其二声部探[J];乐器;1984年03期
2 阳鹤庐;试论研究少数民族乐器和器乐的价值[J];艺术探索;1987年01期
3 杨秀昭;广西芦笙乐论[J];艺术探索;2005年S1期
4 何洪;杨秀昭;卢克刚;;瑶族民间乐器[J];乐器;1986年04期
5 杨秀昭;壮族体鸣乐器[J];乐器;2001年07期
6 杨秀昭;壮族膜鸣乐器[J];乐器;200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张岳林;从民俗事象到小说悲剧景观——《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岳雪莲;;传统节日与农业自然灾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5 陈自勤;;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周亚丽;;新疆伊犁海努克乡维吾尔族婚俗及其仪式歌“月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王玲;;浅谈迷信与俗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梁静华;;海南乡土散文的民俗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徐华龙;向焕星;倪敏;;司岗里神话母体的内涵及其价值[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潘雪;;试论文化传播对民族心理的潜导[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9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增祺;王大道;;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虎;以大视野追寻各民族文学关系史[J];文学评论;1996年05期
2 殷阳;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抽象造型[J];装饰;1999年02期
3 李瑶;;试论少数民族科技成果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地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伍小东;;略论南方民族民间美术[J];民族艺术;1991年01期
5 邓敏文;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兴起[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4期
6 肖平;日本史前社会习俗中的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要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黄宪;南方少数民族民歌唱法中的特有颤音[J];艺术探索;1998年S1期
8 徐晓光,王秀文;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母石崇拜文化探源——兼与日本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J];民族研究;1997年06期
10 卢静;;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比较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灵;;新疆各民族文化和谐与出版[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广西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3 黄凤显;;屈辞《招魂》新辨[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赵丕强;;试论毛泽东关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论[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5 邓金凤;;岑毓英“汉裔情结”探因[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曾艳榕;;福建博物院藏畲族服饰摭谈[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7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8 都永浩;;论“两个共同”思想的历史基础(提纲)[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洪芳;王宏晓;;论现代城市中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伍雄武;;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各民族的凝聚[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丹然;[N];南方日报;2008年
2 扎拉嘎 汤晓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史芸;[N];中国商报;2007年
4 ;[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唐群峰;[N];广西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N];广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春莉;[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N];克孜勒苏报;2009年
9 记者 肖静芳;[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记者 李永为;[N];吉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国;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乔杨;美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成;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孙启军;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D];云南大学;1999年
9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鹏;祁连山牧民生态哲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嬿;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
2 王佳丽;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吴峥;“十七年”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4 郑尤;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民族女神神话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胡敏;隋唐时期的乐器工艺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毛蕊蕊;阿维滩多民族村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7 吕阳;当代瓷乐创作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秦书明;广西南部平话汉族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陆沅昕;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灶神信仰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于花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和谐理论及其实现途径[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