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生民族器乐曲创作初探
本文关键词:宋国生民族器乐曲创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从情感、风格,技巧,创作手法、技术创新、演奏方法、创作风格等方面介绍分析了宋国生教授所创作的民族器乐曲特点,以及怎样演奏好他创作的作品。通过介绍其几首著名的作品,探求他创作题材的多元化,创作手法的灵活性,追求传神入境,追求真挚情感、浓郁风格和高超技术的完美统一的创作理念。为以后演奏者演奏其民族器乐曲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民族器乐曲 情感表达 音乐风格 演奏技术 创作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第一章、把握主旋律,表现人民大众情感8-12
- 第二章、作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12-13
- 第三章、运用民间素材,突出浓郁风格13-19
- 1、自然熏陶和生活的积累13-16
- 2、作品地方风格特点的分类16
- 3、形成的创作风格16-19
- 第四章、形式内容统一,追求创新19-30
- 1、形式与内容统一19-26
- 2、追求创新26-30
- ⑴ 创作手法创新26-27
- ⑵ 演奏技法的创新27-30
- 总述30-31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承;开拓者的足迹[J];中国音乐;1985年04期
2 吕金藻;关于民族器乐曲的欣尝问题[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3 王晓娜;;浅析我国民族器乐曲的发展概况[J];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4 胡娅;;关于钢琴民族化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5 梁茂春;;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创作发展四题——为“当代音乐建设学术研讨会”而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周大风;一宫贵穿全曲──民族器乐曲的薄弱环节[J];人民音乐;1994年08期
7 朱华敏;;民乐飘香 传承经典——浅谈校园音乐设置[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8 刘季林;应当重视民族器乐曲的创作[J];人民音乐;1956年05期
9 韩立品;;改编曲对民族器乐风格演变的推动作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高绿茵;;让民族器乐曲进入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堂[J];才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3 曾征;;教与学的思索——从“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谈起[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霍长和;;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董云;;关于非洲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郝向明;;民族音乐的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周巧;郭成;张大均;;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音乐审美欣赏团体干预[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若菲;“雪域欢歌”颂新春[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杜亚雄;城市乡村各不相同[N];音乐周报;2007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李红艳;校园原创音乐步入多样年华[N];北京日报;2005年
4 吴坚;神奇的冷色音乐利健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张楠;大师调教的音乐手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杨大林;从音乐进入——也谈《金刚》[N];音乐周报;2006年
7 驻江苏记者 曹蕾;张晓峰从艺60周年作品音乐会在宁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刘思敏 梅戈;朱凌冰:音乐宠儿梦圆维也纳[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祖慧洁;华语音乐新势力齐聚诺基亚音“悦”汇[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欢;暑期影片争锋 音乐不输势[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4 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洁;宋国生民族器乐曲创作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 陈卉;绘其形,探其韵[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董蕾;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奏鸣曲西班牙音乐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双慧;普赛尔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音乐风格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5 刘升恒;试论钢琴踏板与音乐风格多样性之关联[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夏甜;莫扎特早期喜歌剧《虚伪的单身汉》风格特点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王佳;浅析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OP38[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8 万珊珊;论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创作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军;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配现状分析和选配模式构建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10 何颖;莫扎特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宋国生民族器乐曲创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