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民族元素探微
发布时间:2021-03-25 23:55
弗朗兹·李斯特是浪漫主义盛期享誉全球的钢琴大师,他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是广为人熟知的音乐体裁,其发表于1853年的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意义。该作品将灿烂多彩的匈牙利民间歌舞音乐元素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丰富了钢琴演奏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反映了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文章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该作品的民族音乐元素,从而进一步了解李斯特钢琴音乐文化及匈牙利民族音乐内涵。
【文章来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9,24(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第45小节
速度飞快,气氛热烈狂放,像是舞蹈的急速旋转,华丽绚烂的旋律和火热激情的节奏一起将舞蹈推向人体迸发的极限。吉卜赛的恰尔达什舞曲在19世纪的50、60年代已经脱离舞蹈,成为匈牙利吉卜赛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匈牙利狂想曲No.4是由两个慢乐部和一个快乐部以组曲形式写成的,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像宣言般的聆诵,速度缓慢,是“拉索”的变化形式;作品的第三部分节奏轻快,气氛热烈,是“弗里斯”的再现。乐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高傲、冗长的引子,然后紧接着进入节奏自由,性格开阔的拉索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多是抑郁而深沉的,吉卜赛人忧郁的流浪气质就立刻散发出来,有无奈,有随波逐流,而更多的是对流浪生活之外的一种思考和哀叹。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八度炫技,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象上都以恰尔达什舞曲的“弗里斯”为原型展开,这一段即是舞蹈的旋转和欢唱,又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2.3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响效果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他认为培养听觉的音色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克洛德·罗斯曾把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表现手法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来看,他说:“李斯特的钢琴就是戏剧艺术的钢琴。给予生动的富于艺术性的要求,他丰富了当时还不知道的音色,并增强了主旋律和弦的效果,他那些装饰音,那些八度音的效果是那样的具有独到之处。[3]”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到处可以听到吉
速度飞快,气氛热烈狂放,像是舞蹈的急速旋转,华丽绚烂的旋律和火热激情的节奏一起将舞蹈推向人体迸发的极限。吉卜赛的恰尔达什舞曲在19世纪的50、60年代已经脱离舞蹈,成为匈牙利吉卜赛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匈牙利狂想曲No.4是由两个慢乐部和一个快乐部以组曲形式写成的,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像宣言般的聆诵,速度缓慢,是“拉索”的变化形式;作品的第三部分节奏轻快,气氛热烈,是“弗里斯”的再现。乐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高傲、冗长的引子,然后紧接着进入节奏自由,性格开阔的拉索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多是抑郁而深沉的,吉卜赛人忧郁的流浪气质就立刻散发出来,有无奈,有随波逐流,而更多的是对流浪生活之外的一种思考和哀叹。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八度炫技,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象上都以恰尔达什舞曲的“弗里斯”为原型展开,这一段即是舞蹈的旋转和欢唱,又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2.3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响效果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他认为培养听觉的音色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克洛德·罗斯曾把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表现手法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来看,他说:“李斯特的钢琴就是戏剧艺术的钢琴。给予生动的富于艺术性的要求,他丰富了当时还不知道的音色,并增强了主旋律和弦的效果,他那些装饰音,那些八度音的效果是那样的具有独到之处。[3]”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到处可以听到吉
本文编号:3100553
【文章来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9,24(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第45小节
速度飞快,气氛热烈狂放,像是舞蹈的急速旋转,华丽绚烂的旋律和火热激情的节奏一起将舞蹈推向人体迸发的极限。吉卜赛的恰尔达什舞曲在19世纪的50、60年代已经脱离舞蹈,成为匈牙利吉卜赛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匈牙利狂想曲No.4是由两个慢乐部和一个快乐部以组曲形式写成的,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像宣言般的聆诵,速度缓慢,是“拉索”的变化形式;作品的第三部分节奏轻快,气氛热烈,是“弗里斯”的再现。乐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高傲、冗长的引子,然后紧接着进入节奏自由,性格开阔的拉索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多是抑郁而深沉的,吉卜赛人忧郁的流浪气质就立刻散发出来,有无奈,有随波逐流,而更多的是对流浪生活之外的一种思考和哀叹。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八度炫技,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象上都以恰尔达什舞曲的“弗里斯”为原型展开,这一段即是舞蹈的旋转和欢唱,又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2.3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响效果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他认为培养听觉的音色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克洛德·罗斯曾把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表现手法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来看,他说:“李斯特的钢琴就是戏剧艺术的钢琴。给予生动的富于艺术性的要求,他丰富了当时还不知道的音色,并增强了主旋律和弦的效果,他那些装饰音,那些八度音的效果是那样的具有独到之处。[3]”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到处可以听到吉
速度飞快,气氛热烈狂放,像是舞蹈的急速旋转,华丽绚烂的旋律和火热激情的节奏一起将舞蹈推向人体迸发的极限。吉卜赛的恰尔达什舞曲在19世纪的50、60年代已经脱离舞蹈,成为匈牙利吉卜赛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匈牙利狂想曲No.4是由两个慢乐部和一个快乐部以组曲形式写成的,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像宣言般的聆诵,速度缓慢,是“拉索”的变化形式;作品的第三部分节奏轻快,气氛热烈,是“弗里斯”的再现。乐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高傲、冗长的引子,然后紧接着进入节奏自由,性格开阔的拉索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多是抑郁而深沉的,吉卜赛人忧郁的流浪气质就立刻散发出来,有无奈,有随波逐流,而更多的是对流浪生活之外的一种思考和哀叹。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八度炫技,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象上都以恰尔达什舞曲的“弗里斯”为原型展开,这一段即是舞蹈的旋转和欢唱,又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2.3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响效果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他认为培养听觉的音色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克洛德·罗斯曾把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表现手法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来看,他说:“李斯特的钢琴就是戏剧艺术的钢琴。给予生动的富于艺术性的要求,他丰富了当时还不知道的音色,并增强了主旋律和弦的效果,他那些装饰音,那些八度音的效果是那样的具有独到之处。[3]”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到处可以听到吉
本文编号:3100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10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