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历史脉络下的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7-08-26 05:23

  本文关键词:历史脉络下的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再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古代声乐 双视角 琴歌 曲子词 散曲 俗曲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历经千年历史传承,几经转折,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丰富多样性的、高度成熟的庞大体系,堪称中国民族文化与音乐艺术的重要结晶。以古代声乐艺术为研究对象,试对其在历史发展脉络下的演进作一由宏观把握到微观透视的双视角度梳理,以求论述古代声乐艺术的历史定位及艺术形态的丰富性问题,并对古代声乐艺术不同时期的音乐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达到分析与探讨古代声乐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之目的,进而为后世声乐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古代声乐 双视角 琴歌 曲子词 散曲 俗曲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古代声乐艺术作为中国声乐艺术的资源宝库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嬗变的历史可谓久远。为了厘清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正确认识其所蕴含着的艺术价值及能量,我们首应对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做一番归纳、梳理。一、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定位声乐艺术的起源与萌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光伟;;浅论演唱者的求知与享受[J];大舞台;2010年04期

2 吴惠敏;;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进程与发展[J];歌海;2008年03期

3 彭丹雄;;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中的“字”与“腔”[J];人民音乐;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芳;宋词流派研究述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开春;南宋的雅词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晓琳;;音乐教学中即兴活动的价值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曾甘霖;;试论张炎《词源》雅化理论及其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余倩;;试论《花间集序》的“侧艳”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刘伟;李谦;;从《白石道人诗说》看姜夔的词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孙维城;南北宋之间几位词论家的词学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伍微微;;论孙光宪的花间别调词[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马巧灵;张永静;;浅析叙事词成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朱丽霞;论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符继成;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马俊芬;宋词与苏杭[D];苏州大学;2011年

7 孟洋;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9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10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宋词词汇与宋代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滕召梅;试比较苏轼与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建瑞;清真范式与梦窗范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8 陈永利;浅论朱淑真其人其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小燕;清末三大词学家论花间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秀敏;心理因素和情感表现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徐行效;歌唱者的感觉、知觉和表象[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年04期

3 张进;试论情绪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何军;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琴;“锦江古琴社”和川音民研室联合举办“琴曲琴歌音乐会”[J];音乐探索;1984年01期

2 许健;难得的知音(下)[J];乐器;2002年02期

3 李嘉评;山谷里的琴声[J];小演奏家;2004年10期

4 姚岚;琴乐艺术中琴歌之初探[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5 詹桥玲;琴歌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音乐学;2005年04期

6 宋歌;中国第一部钢琴曲集——简评唐学咏的《学咏钢琴散曲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褚云霞;从古琴到琴歌[J];艺术百家;2003年03期

8 夏野;明清琴歌与弦索调[J];音乐探索;1997年03期

9 周恒山;侗族牛腿琴与牛腿琴歌[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年04期

10 朱江书;;琴歌《凤求凰》考释[J];音乐探索;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崇德;徐文武;;燕乐声乐化与词体的产生[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山水琴韵在 余音永绕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戈弘;试听“新翻杨柳枝”[N];音乐周报;2006年

3 雷达 章岩;陕西迷胡让人“迷迷糊糊”[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赵启星;抚琴当歌 人琴合一[N];信息时报;2000年

5 胡伟 记者  杨俊;花香弥漫南坪小调[N];阿坝日报;2007年

6 王安潮;今虞回响 琴韵悠长[N];音乐周报;2007年

7 杜亚雄;远离王室的挪威民间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7年

8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齐易 苗虎;源远流长话古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朱榕;冲淡典雅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田红玉 黄轶锋;古琴如何奏新曲[N];中国艺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3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赵春婷;明代琴谱集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怡雯;琴歌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贾俊芬;王震亚的琴歌编创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易艺;琴歌《归去来辞》之明清谱本流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刘婧超;唐教坊曲子依声填词创作手法的考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党宇娜;中国古代声乐论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刘蕊;中国传统弦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婷婷;琴歌交融 相和而声[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陈婧雅;现代琴家王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本文编号:739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39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