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帕萨卡利亚写作中的主题及其处理

发布时间:2017-09-08 22:16

  本文关键词:帕萨卡利亚写作中的主题及其处理


  更多相关文章: 帕萨卡利亚 主题 变奏 处理


【摘要】:帕萨卡利亚,是作为独立的复调变奏曲或大型曲式中的某个局部,其主题的每一次呈示都是独立的。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主题往往在旋法、结构、调式等方面有诸多的特性。本文通过对一系列经典的帕萨卡利亚作品的研究,对主题本身的多种属性及其在结构作品的过程中对主题的处理方式作出论述,包括主题的音调特征、节拍特征、节奏特征等。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关键词】帕萨卡利亚 主题 变奏 处理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帕萨卡利亚(passacalia),是一种小调式的、三拍子的、固定低音的复调变奏曲。它作为一种固定低音的变奏曲,与“基础低音”、“固定低音”、“恰空”这些艺术形式都有着部分的相似性——这就是固定低音或者固定旋律的“固定性”。“基础低音”是通过一个简短的(长度为一小节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忠勇;肖斯塔科维奇复兴了帕萨卡里亚[J];音乐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丹;;浅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2 陈瑞瑞;;解读《闻法飞天》[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孙静;;贝多芬《C大调回旋曲》的音乐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关健东;;贝多芬《C大调回旋曲》的艺术特点浅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5 于景;;试论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音乐的特点[J];北方音乐;2010年02期

6 杨波;;阿斯特·皮亚佐拉创作风格分析——基于作品《Libertango》[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7 王德聪;;音乐教学中西方音乐史与作品分析的相互影响[J];才智;2010年27期

8 李平;;音乐剧:独立的戏剧形式[J];长城;2010年10期

9 刘清明,张洋;谈曲式分析的小型曲式图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马春明;;肖邦《g小调叙事曲》分析[J];大家;2010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9 王旭青;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滕丽民;新疆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春兰;肖邦钢琴叙事曲的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翔;帕格尼尼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情感共性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静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宏宇;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砚;;板腔体戏曲唱腔的特征[J];当代艺术;2007年02期

2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作品主题[J];音乐研究;2001年03期

3 Вл.普罗托波波夫,徐月初;柴可夫斯基的复调音乐[J];艺术探索;1987年01期

4 杨路;弗兰克d小调交响乐的曲式特点——兼论变奏与展开技术的不同曲式功能[J];音乐探索;1984年04期

5 周皓;也谈江南丝竹曲式结构的一些问题——与姜元禄同志商榷[J];音乐研究;1985年01期

6 陈铭志;;安东·威伯恩的管弦乐曲《帕萨卡利亚》[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7 ;试论北印度古典音乐中锁闭形式的结构原则[J];中国音乐学;1996年01期

8 孙皓;生命的体验——图雷克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J];视听技术;1999年06期

9 徐孟东;二十世纪帕萨卡里亚代表作品概述(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徐孟东;二十世纪帕萨卡里亚代表作品概述(三)[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王珏;;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影片《蓝色》的音乐分析[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3 龚佩燕;;《浅谈复调教学中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潘屹;唐小木;;论钢琴套曲《他山集》演奏上的技术处理[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赵汉宁;;浅析肖邦钢琴叙事曲作品23[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王耀华;;东方部分古典音乐的类型化旋律[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郑祖襄;;词曲艺术中的“一曲多用”及其影响下的琵琶音乐[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邓丽娟;;音乐欣赏教学初探[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紫慧;与怀共殇话《情殇》[N];音乐周报;2008年

2 赵勇校;踢踏舞步再现铁人风采[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杨大林;苏格兰王子的悲剧变奏[N];音乐周报;2007年

4 娇龙 ;“五一”俄罗斯芭蕾北京大变奏[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彭 宽;高唱经典歌颂党[N];中国艺术报;2005年

6 杨大林;《桃色交易》中音乐的形态与评价[N];音乐周报;2003年

7 费斌;大号也流畅 大号亦抒情[N];音乐周报;2004年

8 刘鹤翔;“黄金班”与严肃音乐:二十年变奏[N];财经时报;2006年

9 雨天;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音乐季闭幕[N];音乐周报;2006年

10 段志东;“大部头”音乐作品欣赏教学[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杨九华;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0年

6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贾佳;用两种声音阐述一段人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冬雅;音乐主题在配器中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2 潘丽娜;扬琴作品《秋·梦·藕》的音乐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3 鄂婧;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结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尚洪刚;一位用交响乐思考历史的音乐家—王西麟和他的交响乐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肖益清;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研究与演奏诠释[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磊;试论手风琴改编曲《恰空》(巴赫)的演奏[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7 刘丽娜;理性在激越的情感中呐喊[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志国;《嘎达梅林交响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廖美群;鲍元恺《台湾音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苗宇;二胡套曲《如来梦》的结构、旋律发展手法和风格[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16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16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