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中的制度性音声属性
本文关键词:仪式中的制度性音声属性
【摘要】:仪式音声依寓于信仰仪式而运作和生成。面对如何"听到仪式"的问题,其关键处并不在于能否经由听觉辨识仪轨进程,而是通过听觉领悟音声所具有的内涵。换句话说,仪式内涵之所以能够通过音声"进行可感知的系统表述",并"固定于可感知形式的经验抽象",再得以体现(embodiment),是因为其"规律性和可预知方式中的重复行为"在展演结构和音声属性上形成了特有的制度,并被其文化群体所感知和共享。因此,制度性音声属性是继制度性展演探讨外的另一个"听"见并理解仪式的路径。
【作者单位】: 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关键词】: 仪式 制度性 音声属性
【基金】: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8
【正文快照】: 两位同学的提问近年,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专题》研讨中专设了仪式音乐研究单元。上个学期,在读解几篇“仪式音声民族志”的讨论中,有同学就当下常见的以“仪式实录+音声分析+文化阐释”的写作模式提问,她认为似乎单看基于仪式行为的实录(包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红;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杨民康;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5年02期
3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宁华;玉林八音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杨民康;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5年02期
3 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6年01期
4 李延红;;以“仪式”的眼光和观念——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评介(1)[J];中国音乐学;2006年02期
5 李素娥;;襄樊“扛神”田野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玲玲;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冬艳;《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国”条目的译介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
2 陈华丽;归元禅寺分院景德寺“水陆法会”仪式及其音乐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3 赵凌;松木塘丧葬仪式音乐考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文礼;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J];音乐研究;2000年04期
2 刘红;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81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1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