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男唱女声滥觞的潜因:乐籍制度下的文化现象
本文关键词:再论男唱女声滥觞的潜因:乐籍制度下的文化现象
【摘要】:男唱女声、男奏女乐、男扮女装现象早在明代就已滥觞,这主要是乐籍制度下禁限女乐的结果。女乐是乐籍制度得以渊源、构建、实施的核心因素,也是乐籍制度的解构因素。多次禁限女乐,最终导致了乐籍制度的解体。在乐籍制度解体前,男唱女声、男奏女乐、男扮女装的现象只是滥觞,并不明显;乐籍制度解体后,才出现了真正解放的职业艺人,男唱女声等现象才真正突出起来。
【作者单位】: 山东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乐籍制度 女乐 男唱女声 乐藉制度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项阳在《戏曲研究》第71辑上发表了《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由榆林小曲引发的相关思考》一文,通过对陕西榆林小曲的观察,指出中国传统音声形式中男唱女声、男扮女装现象与乐籍制度的解体有着密切关系,正是雍正年间根除乐籍制度使得女性乐人自此脱贱为良,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中国古代社会的女乐及其音乐艺术——《花国剧谈》中的女乐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2 程晖晖;;乐籍制度下的女乐与城市音乐文化[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3 曾果果;陈芳;袁渊;;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女乐”问题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4 唐莉;;论元代“女乐”的尴尬境遇及其显著贡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黄成梅;;汉以后“房中乐”的发展流变[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6 赵维平;历史上的越南宫廷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王珊;杨雪;王帅;;从《踏歌》窥探汉唐舞风的“翘首折腰”之美[J];作家;2008年08期
8 梁晓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新乐”——《郑卫之音》本体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9 许继起;;两汉掖庭女乐考论[J];文学遗产;2006年02期
10 米永盈;;《九歌》女性表演与周、汉宫廷“女乐”[J];中国音乐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乐户[N];山西日报;2003年
2 李莎;“感谢浙江优美的音乐和技艺精湛的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罗伟鹏;耳目快感12个人的精彩[N];广西日报;2004年
4 姬颂;“女子十二乐坊”好看更好听[N];安徽日报;2004年
5 朱红;汉代玉舞人和舞蹈[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珏娟 实习生 李莉雯;新“女子十二乐坊”会不会流于模仿[N];四川日报;2004年
7 记者 尤悦;浙江“新松计划”又推新人 宋珊瑚音乐专场“激琴飞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苏唯谦;中国民乐 春天里的一把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杜俏俏;浙江歌舞剧院迎来五十周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李宏宇;女子十二乐坊:先在日本卖[N];南方周末;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徐颃;“凝视”与“超越凝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柏互玖;大曲的演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6 肖艳;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锋刚;唐宋女乐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魏晶;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瑞泉;《史记》“世俗之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巩凤涛;乐籍制度下传播与小调的“同宗”现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孙倩;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汉魏六朝时期乐舞探微[D];郑州大学;2004年
7 秦晓妍;一支乐队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周晓爽;房山区北窑村音乐会传谱及其活态传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吴海波;元代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仝娟;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8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3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