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燕乐调式音阶结构与东亚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3 03:01

  本文关键词:燕乐调式音阶结构与东亚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徵调式 羽调式 欢、苦音 轻三六调 重三六调 五空管 都节调式 阴音阶 琉球调式


【摘要】:中国隋唐时期受到阿拉伯音乐文化圈的一定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燕乐。燕乐,不仅对我国后世音乐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圈的实体,也波及到东亚与东南亚各国。例如,从隋唐燕乐之遗存的潮州弦诗乐与福建南音看,很可能影响了日本等国特殊音阶的形成。日本音乐学家小泉文夫提出了四度核音的"框",实际就是中国潮州音乐"二四谱"的乐调结构。以"二、四、五、七"为不变的核音,变化"三、六"两音。日本"都节调式"就是在"轻三六调"基础上,经"重二五调"至"软三六调"而形成的。日本、印尼的"琉球调式"的源头,就是隋初郑、苏音阶对应之郑的雅乐音阶,潮州筝上可视为是一种"硬三六调"。
【作者单位】: 上海艺术研究所;
【关键词】徵调式 羽调式 欢、苦音 轻三六调 重三六调 五空管 都节调式 阴音阶 琉球调式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我国隋唐形成的燕乐调式音阶,不仅对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亦对我国周边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的调式音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现在遗存的很多传统乐种,以及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尼以及琉球等国家与地区传统音乐的调式音阶,都具有中国历史上燕乐调式音阶运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程刚;;当涂民歌的历史渊源及音乐形态特征探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小娟;;浅析大巴山石工号子的音乐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吴东平;;龙骨坡抬工号子的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吴相洲;;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荀华;《诗经》韵律的建构及其审美效应[J];丝路学刊;1994年03期

6 刘会颖;;浅谈民歌的演唱[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叶姗姗;;中国大陆流行歌曲中的民歌元素形态论[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8 叶姗姗;;中国传统音调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二)[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9 张占春;门玉彪;;黄河三角洲号子旋律分析与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占春;;黄河三角洲号子曲体分析与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丽莉;;色彩斑斓的民族音乐教育——印度音乐教育一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李娜;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美玉;山东蓬莱地区民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牟菲;南朝吴声与吴地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艺源;隋代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尚琰;武德贞观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杨文君;“时代的音符”[D];河南大学;2011年

8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9 周丽娜;《茉莉花》演绎风格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杨传中;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青;;我国民歌调式分布的统计与阐释[J];音乐研究;2009年02期

2 黄燕;;湖北民歌的调式探究[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3 陈国庆;;肇庆采茶歌音乐特征探析[J];艺海;2011年07期

4 陈应时;我对《梁秋燕》调式的看法[J];人民音乐;1962年10期

5 夏野;关于“瑟调”的调式及陈仲儒“奏议”的校勘问题[J];音乐研究;1984年02期

6 晓影;;浅析壮族羽调式民歌的特点及羽徵调式的同主音转换[J];民族艺术;1988年03期

7 李乔;;细听易水别离歌[J];寻根;2006年03期

8 黄彦博;浅析中师歌曲教材《清流》[J];音乐探索;1986年04期

9 唐瑰卿 ,朱敬修;豫南民歌的调式特点[J];中国音乐;1995年02期

10 杨育民;清筒音唢呐及其调式[J];中国音乐学;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彬;;马山民歌与荆楚文化渊源考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胡德;;儿童孤独症音乐游戏疗法综述[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如;;五音与中医五脏关系探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林梦;;台州民间歌曲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董馨;石峰;;五音与人体关系探讨[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牟学农;;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郝万山;;五音治疗原理[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郝万山;;五音治疗原理[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曹晖;;思南、德江土家族傩堂音乐初析[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水涯;细听易水悲歌[N];北京日报;2006年

2 朱仕珍 刘培蓉;巴山民歌的艺术特色[N];巴中日报;2007年

3 杜亚雄;优美抒情 摇声丰富[N];音乐周报;2004年

4 ;洮河折射出的绚丽花朵[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5 肖罡;传统哲学观照下的音乐养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黄汛舫;谈舞剧《山水谣》的音乐[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文言;交响诗篇《土楼回响》[N];音乐周报;2001年

8 卢广瑞;伟大里程碑的热情讴歌[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王安潮;“尼西的青稞架”评析[N];音乐周报;2007年

10 紫茵;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德才;昌黎民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岩;论民歌中的情感抒发与形象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凯;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中的“母爱”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吴佳昱;达斡尔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俊人;樊祖荫五十六首钢琴小曲的和声特色[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黄代柯;民歌《绣荷包》的民俗与文化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伟;安徽“慢赶牛”音乐文化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巴金;马头琴音乐创作思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曾静;自贡盐工号子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添晨;《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民族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1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41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