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及其审美效应
发布时间:2017-09-13 21:18
本文关键词: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及其审美效应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初至今这一历史阶段为研究的时间范围,以陕北民歌合唱形态为研究的核心对象,以它的发展阶段及其审美效应为研究的辐射对象,从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及其产生的审美效应这两个方面来切入总体阐述20世纪初以来陕北民歌合唱的发展,并对现今陕北民歌合唱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目前陕北民歌合唱的研究现状及现有的成果进行分述。 第二部分是主体。在该部分中,本文从三个角度切入论题:首先对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容、及其分类、特点作了详细的概述,进而谈到它的艺术风格。其次引出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在把握这条主线后,分别以陕北民歌合唱作品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1、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只配写下方的和声织体,旋律声部与下方声部的关系是主从的关系;2、把原歌曲调式作为基本素材,然后加入其它相类似的调式素材进行创作,甚至在节拍、转调、声部等方面也进行变化和创新;3、已经不满足仅限于陕北民歌的调式素材,已加入了其它民族特色的音乐素材,创作手法更加多样、新颖及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出陕北民歌合唱发展的脉络。再次,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谈及陕北民歌合唱的审美效应。详细论述了陕北民歌合唱经历了从红色革命歌曲时期到大众化的新民歌运动,再到它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第三部分是结论。是在对以上内容进行小结的前提下,笔者对陕北民歌合唱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合唱形态 审美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0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8-9
- 1.2 本文研究现状及现有的成果综述9-10
- 1.2.1 陕北民歌集成情况9
- 1.2.2 陕北民歌合唱作品的代表曲目及相关论文9-10
- 第2章 陕北民歌概况10-19
- 2.1 陕北民歌产生的历史渊源及思想内容11-12
- 2.2 陕北民歌的类型及特点12-16
- 2.2.1 号子12-14
- 2.2.2 山歌14-15
- 2.2.3 小调15-16
- 2.3 陕北民歌的艺术风格16-19
- 2.3.1 陕北民歌的基本形态16-19
- 第3章 陕北民歌合唱形态19-36
- 3.1 陕北民歌合唱作品概况及分类19-21
- 3.1.1 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20
- 3.1.2 根据声部不同可分为20-21
- 3.2 创作特征21-29
- 3.2.1 调式、音阶及音程特点21-22
- 3.2.2 主调和复调织体相结合的手法22-23
- 3.2.3 声部编配特点23-24
- 3.2.4 纯律的介入24-29
- 3.3 陕北民歌合唱发展的三个阶段29-36
- 3.3.1 在原旋律基础上配写和声织体29-31
- 3.3.2 对原旋律进行改编31-33
- 3.3.3 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作33-36
- 第4章 陕北民歌合唱的审美效应36-44
- 4.1 陕北民歌合唱审美效应36-38
- 4.1.1 社会文化生活方面37
- 4.1.2 经济方面37-38
- 4.2 把陕北民歌合唱作品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38-44
- 4.2.1 1939年至解放前38-39
- 4.2.2 1949年至1980年39-41
- 4.2.3 1980年至今41-44
- 第5章 对陕北民歌合唱形态发展的思考44-48
- 5.1 陕北民歌合唱发展的现状44-45
- 5.1.1 背景的淡化44
- 5.1.2 内容老化44-45
- 5.2 对陕北民歌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路45-46
- 5.2.1 继承地创新45
- 5.2.2 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45
- 5.2.3 政府职能部门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45-46
- 5.3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王方亮三部陕北民歌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J];才智;2008年13期
2 惠雁冰;无力的出走:历史上陕北民歌的精神主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万斌;;我院成立课题组全力打造陕北民歌品牌[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吕冰;关于苦音音阶形成的探索[J];音乐研究;1985年02期
5 徐荣坤;苦音音阶的由来及其特征[J];音乐研究;1993年02期
6 秦国庆;;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7 张智斌;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调式特点——陕北民歌探究之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智斌;;用心灵和技巧唱出陕北民歌的神韵——民歌演唱技巧探究之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卉;陕北民歌的审美特征[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苏小莎;;陕北情歌中的人文思想与曲式风格[J];民族音乐;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惠;试论陕北民歌及其演唱风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45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4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