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启动效应的乐境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音乐启动效应的乐境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启动 关联性启动 重复启动 乐境 调性 知觉期待
【摘要】: 知觉期待广泛存在于音乐听赏过程中。对于其加工机制,相当一部分研究聚焦于音乐启动效应。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都致力于考查和声启动效应的加工机制。认知加工观点认为和弦之间存在着的乐理联系是导致和声启动效应的直接原因并主导了和声加工过程;而感觉加工观点认为启动和目标和弦之间谐波频谱的重叠程度导致了和声启动,并认为和声启动只是重复启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音乐知觉过程中存在重复启动吗?Bigand等(2005)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和声加工中不存在重复启动效应。而Hutchins和Palmer (2008)却在单声部旋律的知觉加工中发现了重复启动效应。前人的研究结果提示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除了目标事件的音乐功能外,其所处乐境的各种属性都有可能对音乐启动效应产生影响。出于整合分析的考虑,本研究将和声启动和音调启动统称为关联性启动,并通过六个实验考查了音乐知觉过程中乐境对关联性启动和重复启动的影响作用。 实验1.a采用和声启动范式,考查了启动条件、乐境调性、音乐专业知识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被试在和声加工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关联性启动,且该效应在无调性乐境下的强度要大于调性乐境下的强度。此外,调性乐境和音乐专业知识会提高个体知觉加工的绩效。 实验1.b以单声部旋律为材料,唱音为反应任务,考查了启动条件、乐境调性、音乐专业知识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了重复启动效应,且其受到乐境调性及反应速度的影响:重复启动仅在无调性乐境、快速反应被试组产生。此外,重复启动条件下的加工绩效不会受到乐境有无调性的影响,而关联性启动条件下的加工绩效会因为调性的建立而提高。 实验2.a采用和声启动范式,考查了启动条件、曲速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了关联性启动效应,并且关联性启动效应的产生及强度受到曲速的影响。听者的和声加工在慢速乐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启动效应,随着乐境速度的加快,关联性启动的强度越来越弱,并在快速乐境下消失。 实验2.b以单声部旋律为材料,唱音为反应任务,考查了启动条件、曲速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对于单声部旋律乐境中音乐事件的知觉加工表现出了重复启动效应,并且这一效应不会受到曲速变化的影响。 实验3.a和实验3.b分别考查了节奏的时间组织和力度组织的规律性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启动效应。综合实验1.a和实验2.a的结果可以推测节奏的混乱可能抑制了启动效应的产生。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和声加工表现出了关联性启动效应。该效应受到乐境调性、曲速及节奏的影响,但不受个体是否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的影响。乐境调性的瓦解、曲速的加快以及节奏的混乱都会抑制关联性启动效应。(2)单声部旋律加工表现出了重复启动效应,且该效应不会受到曲速的影响。调性及被试反应速度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并不稳定。
【关键词】:音乐启动 关联性启动 重复启动 乐境 调性 知觉期待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12-23
- 1 启动效应:语义启动和重复启动12-14
- 2 音乐中的启动效应14-18
- 3 音乐中的重复启动18-21
- 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21-23
- 4.1 总结回顾及问题的提出21
- 4.2 研究的意义21-23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23-64
- 实验1 调性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23-49
- 1 导言23-27
- 2 实验1.a 和声乐境有无调性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27-37
- 2.1 目的27
- 2.2 方法27-32
- 2.3 结果32-34
- 2.4 讨论34-36
- 2.5 结论36-37
- 3 实验1.b 单声部乐境有无调性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37-49
- 3.1 目的37
- 3.2 方法37-42
- 3.3 结果42-45
- 3.4 讨论45-48
- 3.5 结论48-49
- 实验2 曲速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49-57
- 1 导言49
- 2 实验2.a 和声乐境的曲速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49-53
- 2.1 目的49
- 2.2 方法49-51
- 2.3 结果51-52
- 2.4 讨论52
- 2.5 结论52-53
- 3 实验2.b 单声部乐境的曲速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53-57
- 3.1 目的53
- 3.2 方法53-54
- 3.3 结果54-56
- 3.4 讨论56
- 3.5 结论56-57
- 实验3 节奏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57-64
- 1 导言57
- 2 实验3.a 节奏的时间组织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57-59
- 2.1 目的57
- 2.2 方法57-59
- 2.3 结果59
- 3 实验3.b 节奏的力度组织对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59-61
- 3.1 目的59
- 3.2 方法59-61
- 3.3 结果61
- 4 讨论61-63
- 5 结论63-64
- 第三部分 总讨论64-71
- 1 音乐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64-67
- 1.1 音乐启动效应的乐境影响因素64-66
- 1.2 音乐启动效应的其他影响因素66-67
- 2 音乐启动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67-69
- 2.1 感觉加工理论67
- 2.2 认知加工理论67-69
- 2.3 脑神经机制69
- 3 音乐知觉期待研究的意义69-71
- 第四部分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80
- 附录80-82
- 附录A80-81
- 附录B81-82
- 后记82-8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楠;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创作技术风格特征的传统性审视[J];音乐研究;2002年03期
2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之区别与联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高畅;主科和声课程的合理定位及教学构想[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周炜娟;重新认识勃拉姆斯——展开式变奏的初探[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2 沈叶;《音色分析的前提与分析模型的建立》——浅谈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中的若干音色现象[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刘灏;大管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演奏实践和分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张默;英国的贝多芬[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玉峰;理查·施特劳斯22首艺术歌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豆军红;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一;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音乐—音响结构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段文晶;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847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4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