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3:10

  本文关键词: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得胜鼓 文化生态考察 音乐本体分析 传承现状


【摘要】: 2008年6月7日,万载县鼓吹乐得胜鼓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地方鼓吹乐种得胜鼓的个案调查,探求江西万载地区得胜鼓的发展现状。 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运用乐种学考察方法和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研究理论,以万载潭埠镇的鼓吹乐“得胜鼓”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十余次的追踪调查。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考察该乐种,首先,第一章“历史构成”章节通过史学研究方法中文献记载和口述历史两种方式对得胜鼓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章,采取乐种学的研究方法对乐种的物质构成进行考察,其中包括乐器、乐队组合形式以及所演奏乐曲考察;第三章,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得胜鼓在当地民俗中的运用情况;第四章,具体分析得胜鼓的音乐构成因素,将现存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几首乐曲进行分析,意图找出得胜鼓乐曲中的规律性特点,并在此得出结论:当地乐曲分为当地土著音乐和客家“灯彩”音乐两种特征,两者在使用的程序上有着严格区分。但从礼俗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得胜鼓所演奏曲牌仍以当地土著音乐为主。第五章,笔者从得胜鼓传承现状的调查引申出对我国传统音乐传承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如今传统音乐的传承主要分为“自我”传承和“他者”传承,并体现出“二律背反”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得胜鼓 文化生态考察 音乐本体分析 传承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一、研究缘起7
  • 二、研究现状7-8
  • 三、研究对象8
  • 四、研究目的8
  • 五、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8-9
  • 六、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得胜鼓的生存背景与历史沿革10-18
  • 第一节 得胜鼓的生存背景10-14
  • 第二节 万载当地音乐品种14-16
  • 第三节 得胜鼓的历史沿革16-18
  • 第二章 得胜鼓的物质考察18-33
  • 第一节 乐器考察18-24
  • 第二节 乐队组织形式24-28
  • 第三节 乐曲考察28-33
  • 第三章 得胜鼓音乐的文化生态考察33-52
  • 第一节 得胜鼓与社会民俗33-39
  • 第二节 得胜鼓与精神民俗39-42
  • 第三节 得胜鼓音乐在不同仪式中的用乐程式考察42-46
  • 第四节 得胜鼓乐人考察46-52
  • 第四章 得胜鼓音乐形态分析52-78
  • 第一节 乐曲曲式结构分析52-59
  • 第二节 旋律发展手法特征59-67
  • 第三节 乐曲织体形式67-78
  • 第五章 传承现状与思考78-82
  • 结语82-83
  • 参考文献83-86
  • 致谢86-99
  • 个人简历99-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亮;;沂蒙山区费县民俗与鼓吹乐研究——喜事[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2 宋广亮;;沂蒙山区费县丧葬仪式与鼓吹乐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 赵彬宏;;品尝精神的甘醇:贝多芬七交第一乐章音乐本体分析[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4 邵彬;;后齐音乐文化概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5 方弋;;理论作曲课程——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园地中的重灾区[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6 吴可畏;;高屋建瓴 鞭辟入里——简评朴东生著《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用配器手册》[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7 施咏;;隐伏节拍——“乐理与文化”之三[J];中国音乐教育;2011年09期

8 任飞;杨迎;;做什么,怎么做——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J];音乐研究;2011年04期

9 刘红红;;“声无哀乐”论与魏晋时期艺术本体的独立[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库存在售书目[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齐易;;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许继起;;鼓吹十二案考释[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怀荣;;魏晋乐府官署的演变考[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蔡国耀;;兴化“八乐”与“十番”的形成[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秦安;;绛州鼓乐源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湛洋;;唐山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邢兆远;鲁南“平派鼓吹乐”勃发生机[N];光明日报;2009年

2 韩杲;话说民间鼓吹乐[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孙敏;从洛阳乐舞陶俑看鼓吹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记者 邢兆远;礼俗登上大雅之堂[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裴存刚邋本报通讯员 樊云松;铜杆吹响“平派”传奇[N];济宁日报;2008年

6 陈各辉;闽中雅乐 北宋遗响[N];福建日报;2010年

7 舒琳;三晋佳音把耳朵叫醒[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张德胜 张彦军 杜万青;“鼓吹乐”引领抚宁打造文化名县[N];秦皇岛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裴诺;“中国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细数民间音乐家珍[N];音乐周报;2007年

10 方莹;松阳高亭村的“游神”习俗[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洋;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4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璐怿;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2 周方圆;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孙小文;河南省新蔡县鼓吹乐班考察报告[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海;道象言—音乐本体及其感性表象并表述的可能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唐洪鑫;胶州民间鼓吹乐手徐百乾及其音乐活动之调查与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魏薇;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学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沈慧慧;汉魏鼓吹索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李雪娜;昌吉市丧葬礼俗中的民间道教音乐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晶晶;孝亲的音符[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长勇;枣庄地区民间唢呐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5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65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