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

发布时间:2017-09-20 23:37

  本文关键词: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声乐 教学 生理听觉 内心听觉 审美


【摘要】: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音乐素质教育程度在不断得到重视与提高。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十多年的音乐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听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先决条件。声乐教学中,因为对歌唱听觉方面的生理、心理知识缺乏了解,包括教师在内大多数人无法科学地解释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存在的差异,听觉认识能力不完善,因此,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便通过客观规律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本文从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运用听觉开展声乐教学和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目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第一方面阐述了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共性与个性等方面;而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则从姿势的正确、呼吸的调控、发声的把握、共鸣的处理、语言的规范、声响的交融等方面进行阐述;在运用听觉指导声乐教学方面从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的自我实现分别展开;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目的又从不同听众的审美需要这几个方面着手,力求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阐明对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认识这一论题。 本文结合自己对声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以及长期从事声乐实践教学的经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特别是听觉在教学中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听觉教学内容涉及到音乐基本知识、发声技巧、专业素质等方面,教学过程就是要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主要通过双方“听觉”来实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听觉包括“生理听觉”和“内心听觉”两部分,生理听觉是人的听觉器官感知音响的听觉生理活动,它包括空气传导的客观听觉和骨传导的主观听觉;内心听觉是人内心中感受音乐的内心活动,即在人的大脑中基于以往聆听音乐的表象与正在发生的音乐音响对大脑的刺激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这就要达到“教师会听、学生听会、听众想听”的效果,也就是满足了审美艺术的需要,这才算达到了声乐教学的目的。 本文通过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加以探索研究,希望能对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些贡献。
【关键词】:声乐 教学 生理听觉 内心听觉 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11-14
  • 一 历史性与时代性11
  • 二 理论性与实践性11-12
  • 三 客观性与主观性12-13
  • 四 共性与个性13-14
  • 第二章 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形式14-24
  • 一 听觉是发声技巧的向导14-21
  • (一) 听觉对正确姿势的影响15
  • (二) 听觉对呼吸调控的影响15-16
  • (三) 听觉对发声把握的影响16-17
  • (四) 听觉对共鸣处理的影响17-18
  • (五) 听觉对语言规范的影响18-21
  • 二 听觉是视唱练耳的核心21-22
  • 三 听觉是声响交融的纽带22-24
  • 第三章 运用听觉开展声乐教学24-35
  • 一 教师运用生理听觉对学生因材施教24-30
  • (一) 运用生理听觉识别学生声音条件24-25
  • (二) 运用生理听觉调节学生身体素质25-26
  • (三) 运用生理听觉提升学生音乐素质26-27
  • (四) 运用生理听觉加深学生文化修养27-28
  • (五) 运用生理听觉把握学生感悟能力28-29
  • (六) 运用生理听觉调控学生心理素质29-30
  • 二 学生运用内心听觉达到自我实现30-35
  • (一) 运用内心听觉"储存"声音信息31
  • (二) 运用内心听觉"模仿"优质音色31-33
  • (三) 运用内心听觉"创造"崭新音响33-35
  • 第四章 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目的35-38
  • 一 "爱听"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35-36
  • 二 "会听"是专业意义上的审美36
  • 三 "听懂"是特殊意义上的审美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0
  • 后记4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4 刘洪巨;;论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李巍;;谈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控制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张红霞;肖俊俊;;古希腊声乐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李婧;李强;;浅谈歌剧《唐璜》中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中女中音的声音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1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91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