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作品分析的误区与策略
本文关键词:现代音乐作品分析的误区与策略
【摘要】: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新音乐作品不断涌现,风格流派急剧增多。新音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种种繁多的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在面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新音乐作品时,分析者极易陷入盲从的境地,进入分析的误区。本文即对20世纪音乐分析中易出现的几种分析误区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并提出解决"误区"的策略与办法。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 音乐分析 集合 序列 误区 策略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20世纪初,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与社会矛盾的激 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新的理论或者体系的诞生,是需要化,音乐思维发生巨大的变化,个性化表达越来越突出,音 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艰苦工作才能完成。比如勋伯格花费了乐的流派与风格五彩纷呈,各领风骚。音乐的语言、音乐的 将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水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节奏、节拍特色[J];北方音乐;2009年08期
2 王亮;;解读王西麟《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中的“合唱音块”[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3 王保荣;;谈民歌审美心理对《炎黄风情》创作风格的影响[J];大舞台;2010年08期
4 胡禹;韦慧玲;;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J];大舞台;2010年10期
5 谢滨妃;;论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No.6集合的结构力[J];大舞台;2010年11期
6 柳子伯;;从音乐作品的结构比例谈创作中的理性思维[J];大舞台;2012年06期
7 赵娜;;严谨与自由的融合——解析迪蒂耶大提琴协奏曲《遥远的世界》第一乐章的旋律化序列写作[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8 赵峻;;对高为杰钢琴曲《冬雪》的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9 庞莉;;论音级集合原型识别简便方法在高师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2期
10 谢滨妃;;音级集合在作品对比材料中的意义——以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No.6为例[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0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音;库夏科夫《春天组曲》曲式、和声及演奏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禹晓;关峡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严海蒙;谢苗诺夫《保加利亚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冬莎;罗永辉琵琶作品《千章扫》音乐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霍天明;杉浦康平“噪音”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黄钦;长笛作品《楼兰赋》的演奏诠释[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石萌;在兴德米特音乐理论的基础上论“和声力”与“旋律力”及其实际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梁亮;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中;;手稿分析概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林贵雄;音乐课程设置改革的有益尝试与探索──《音乐分析与创作》课程的基本构架与实践[J];艺术探索;2000年S1期
3 王艳;寻找失落的情感——《和你在一起》音乐分析[J];电影评介;2002年12期
4 陈晓;非文本化音乐分析方法与音乐能力发展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5 李德方;;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OP.119No.2的教学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薛晓弟;;试论音乐二度创作的方法[J];艺术教育;2010年04期
7 陈萌;;音乐分析对钢琴演奏艺术的意义[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2期
8 李娟;;肖邦《B小调谐谑曲》的音乐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薇;;凄婉的诗 缱绻的歌——论《春思曲》的音乐特点[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10 李曼;;歌曲《美女与野兽》的音乐分析[J];音乐生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韵璇;;对位教学理念探微[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姜筑;;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玉娣;;走出群众合唱的误区[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6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韵璇;;探索与定位——中国音乐学院 复调公共课改革[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吕军辉;;国内七本复调教材的教学体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钱仁平;;源于音乐 回到音乐 感知音乐 创造音乐——关于如何切实提高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质量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玺宝;力当学高为师 践行身正为范[N];音乐周报;2007年
2 段志东;走出音乐创作教学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7年
3 囊琳 田韶东 本报记者 刁艳;教学改革成为最被关注话题[N];音乐周报;2008年
4 编译 晖晖;法国艺术家构建“音乐基因库”[N];北京科技报;2006年
5 石一冰;迎接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大发展[N];音乐周报;2005年
6 赵寒阳;二胡教师请走出教学中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7年
7 夏滟洲;学术超市:外音史“西安会议”[N];音乐周报;2007年
8 罗辛;声音理论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0年
9 贾世骏;走出美声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1年
10 傅显舟 刘洋;历史是一条河流[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中余;阿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钦怡;王燕卿古琴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芹;试论肖邦谐谑曲的音乐创作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莎;拉威尔《小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奏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3 林滨;穆索尔斯基三组声乐套曲音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聪;用数字音频手段对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进行音乐分析之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梦榕;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与戏剧性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裴子天;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韵律难调》(OP34-13)音乐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胡t,
本文编号:893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9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