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耻歌研究——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耻歌研究——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二三十年代 雪国耻 动员民众 悲情 知识分子 创作 中国形象 国民政府 民族精神 袁世凯
【摘要】:正近代以前,"在西方的中国形象中,中国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而是一个神话,一个隐藏了西方人欲望与恐怖的梦想"①,国人不乏自信。甲午战后,国人悲情意识俱增,林乐知在《万国公报》上表示:"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②1915年5月7日、5月9日因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除第五条外宣布接受而被国人先后定为国耻日,此后国耻日渐呈泛化之势。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二三十年代 雪国耻 动员民众 悲情 知识分子 创作 中国形象 国民政府 民族精神 袁世凯
【基金】: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一般项目“民国时期中国国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SZ2012108)”成果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近代以前,“在西方的中国形象中,中国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而是一个神话,一个隐藏了西方人欲望与恐怖的梦想”①,国人不乏自信。甲午战后,国人悲情意识俱增,林乐知在《万国公报》上表示:“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②1915年5月7日、5月9日因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星星;;规范的记忆[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2期
2 郑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文化空间探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7期
3 郑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文化空间探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2期
4 李士钊;关于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情况的片断回忆[J];齐鲁艺苑;1981年01期
5 郑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流行音乐民族化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6 ;“黄色歌曲”[J];北方音乐;2008年10期
7 黄日进;;为徐沛东《国乐飘香》叫好[J];人民音乐;2008年10期
8 白麟;;古诗词“抢滩”流行歌坛![J];歌海;2000年03期
9 ;软件超市[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9年01期
10 汪瑞;;毕加索与希腊:二三十年代毕加索的古典倾向及希腊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庚辰;有感于“创国家主流交响乐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通讯员 莺花;广东汉乐奏响大埔城乡[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邋通讯员 傅琪;大学校歌传承还是改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文暨;还舞蹈本来面目[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倪文;中国芭蕾凝聚力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书记 孔祥庚;今天怎样弘扬聂耳精神[N];人民日报;2009年
7 陈晓星;用咱厝语 唱咱厝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记者 李t$;大型交响音画《魂系山河》在京首演[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金涛;健康的模本?欲望的载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俞,
本文编号:902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0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