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的主音——《清风静响》之自由结构与逻辑基础
本文关键词:复合的主音——《清风静响》之自由结构与逻辑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主音的复合 泼墨式渲染 集合的逻辑 起承转合 功能合成与反序 印象派结构
【摘要】:《清风静响》由D、E的复合构成作品的主音,同时也是作品的旋律核心,由它的叠置所构成的四音列和弦是最重要的和声结构,也是织体的主要组成元素,织体与旋律亦往往相互连接与替代。正是这种严密、统一的集合的组织关系,支撑了旋律的散化、色彩与情感的渲染、陈述结构的自由、功能逻辑的合成与反序,作曲家的创造性思维,也折射出历史与文化的智慧之光。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主音的复合 泼墨式渲染 集合的逻辑 起承转合 功能合成与反序 印象派结构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清风静响》是贾国平教授2011年为琵琶、筝、板胡、笙而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这四件乐器中,除笙之外都是非常典型的独奏乐器,音色个性独特,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作曲家在充分挖掘各件乐器传统演奏技法及表现力、借鉴西方现代乐器法的同时,大大拓展了各件乐器的表现力。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浅谈钢琴重奏的重要性——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0年06期
2 曹大为;;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3 刘琨,徐敦广;西方音乐节奏的形成及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4 袁莉萍;;音乐专业搜索引擎中的自然语言标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6期
5 肖益清;;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音响处理[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6 苏谢敏;方怡;;论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3期
7 李冰;;跨界演唱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8 李闽;;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之考辨[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9 蔡子楠;;浅谈室内乐走进音乐院校专业课堂[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10 张娟娟;;高雅音乐觅知音——从自律论和他律论角度谈起[J];北方音乐;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王自东;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西波;乐与怒: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希琳;大众文化视角下华语流行歌曲歌词的意义生成[D];兰州大学;2011年
5 程雪;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海红;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嘉;沃尔夫艺术歌曲和声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王志达;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恩里科勋爵的人物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贺洁;浅谈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重唱[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10 王玉玲;西方歌剧与艺术歌曲演唱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
本文编号:908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0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