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中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4年
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中的应用
程三伟
【摘要】:交通事故处理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事故现场勘查取证;二是事故原因和过程分析;三是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在上述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工作是在交通事故现场完成的,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事故对交通影响的程度。目前,我国交警部门处理事故现场的常用方法是:先封锁事故地点的部分或全部车道,工作人员通过皮尺测量、照相、目测等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对现场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取证之后开放交通。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取得足够的材料,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对交通的影响较大,当事故较严重时,道路上车辆的排队长度可能达几公里。其次这种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存在着人为影响因素,事故现场资料存储、建档和检索有一定困难,以及现场立体再现和现场恢复困难,测量数据精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受环境、天气和时间制约较大。因此,对传统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手段的改进势在必行。 目前,用于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主要测量方法有皮尺、全站仪、激光、GPS、摄影测量五种测量方法。其中摄影测量方法又分为立体照相机测量法和普通照相机测量法。 1933年,瑞士的苏黎世警局首次采用了立体照相机进行现场勘查,随后的德国、意大利、英国等欧洲警方也有一部分采用。目前,,应用立体照相机最为广泛的国家为日本。立体照相机的主要优点是成像品质较佳,还原现场的能力迅速又精确;缺点是立体照相机的成本较高、设备操作及维护不易,非经特别训练,无法顺利操作,需有专人保管使用。 在交通事故勘查中使用普通照相机立体测量,对执法机关来说,仍然是一 WP=84 个相对较新并正在测试的方法。由于目前计算机技术、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使得硬件的成本相应的降低,再加上普通相机立体测量软件的不断成熟,使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使用这种方法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目前,美国的华盛顿、亚利桑那、犹他州、内华达、加利福尼亚、俄勒冈、檀香山等地区的执法部门正在积极测试这种方法。测试的结果表明,普通照相机立体测量法相对于目前美国正在使用的全站仪测量法来说,是一种相对操作简便、简单易学、节约成本、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同时摄影测量方法又具有全站仪方法所不具有的独特优点:节约现场勘查时间、随时分析照片中任何想要测量的数据,包括现场非常容易丢失的轮胎痕迹、血迹等信息。普通照相机立体测量很有可能取代其他全站仪而成为今后交通事故勘查中的主要方法,而其他测量方式只是在普通照相机立体测量方法有困难时的有益补充。 本论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路网动态交通管理与控制关键理论及模拟技术研究”子项目“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理技术研究”,主要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望研究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新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它以数字图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应用图像预处理技术、相机内外参数标定技术及立体匹配算法从所摄取图像中准确获取空间点的三维坐标。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方法现状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具有较强应用前景的摄影测量技术,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摄影测量研究方案。第二章,摄影测量的图像处理技术。主要是介绍对所拍摄图像对进行处理的一些方法,包括图像的增强、放大、平滑等技术,并介绍了用于控制点(或特征点)提取的点特征提取算子以及线特征提取算子。第三章,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利用定位后的控制点对照相机内外参数进行标定,建立图像平面二维坐标和空间三维坐标之间的转换模型。第四章,立体匹配算法。主要是对如何快速准确寻找空间上同一点在 WP=85 两幅图像上的对应点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对立体匹配非常有帮助的极线约束,然后介绍了灰度匹配和特征匹配两种匹配方法及相应的匹配策略。最后,基于以上两种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分割的全局整体匹配标准。第五章,实验部分。首先对张正友提出的一种由较为灵活的基于未知方向平面图像的二维相机定标算法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软件编程验证该定标算法的有效性。 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勘查在缓解交通压力、减轻交通拥挤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交通事故处理的科技水平,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的需求。因此,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U49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娥;高磊;刘国鹏;刘妍;;基于数字图像的空间测距的研究[J];伺服控制;2011年04期
2 刘超祥;;浅谈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3 刘德利;张文春;刘祥;王忠礼;;摄影测量在虚拟校园建模中的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马永忠;李其祥;;对狭缝射影测弹丸转速方法的改进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3期
5 程勇;;基于坐标转换的单幅画面测量研究[J];光学仪器;2010年05期
6 何耀华;厉晓飞;;汽车跑偏测试系统中的相机标定技术研究[J];汽车技术;2011年08期
7 刘明亮;康倩;;二次多项式拟合外方位元素卫星三线阵CCD影像平差[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8 方火毅;;信息化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9 姚龙龙;王淳;;3S技术在市政测绘中的集成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10 黄其欢;张理想;;基于GBInSAR技术的微变形监测系统及其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耀华;汤晓安;孙茂印;李欢;肖奇伟;;基于双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云;;摄影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生产工艺研究[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崔毅;赵西安;;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摄影测量量测方法[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董明利;张靖瑜;邓文怡;吕乃光;燕必希;;影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精度因素的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5 田辉平;叶家玮;吴家鸣;;水下拖曳体运动轨迹摄影测量的图像采集技术[A];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邱国钦;孙季丰;;一种基于平面模板的相机定标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立涛;张志华;;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8 万幼川;刘良明;马慧云;;2000—2004年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ISPRS国家报告)[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陈远明;叶家玮;吴家鸣;;水下拖曳体运动轨迹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A];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延禧;;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A];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2 万幼川 张永军 刘良明 沈翔;[N];中国测绘报;2010年
3 记者 秦幸福 通讯员 潘宝玉 房莹;[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特约通讯员 李杨 特约记者 李玉明;[N];解放军报;2009年
5 张祖勋;[N];中国测绘报;2004年
6 王媛;[N];中国测绘报;2007年
7 熊伟 乔朝飞 徐磊;[N];中国测绘报;2011年
8 张继贤;[N];中国测绘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化长河 胡安东;[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蔡列飞;[N];中国测绘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培珺;基于图像序列的建筑物模型重建技术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治江;彩色影像色调重建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5年
3 周东翔;图像绘制及其深度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4 张维忠;基于多幅图像的空间点定位与曲线结构三维重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闫龙;便携型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题正义;爆堆块度分布的自动与分形测试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7 徐胜勇;植物形态构型三维扫描仪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万艳丽;多尺度多视点密集点云重构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吴志勇;岩体结构信息化处理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杨其雨;基于非标航片的三维数字地图生成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三伟;摄影测量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2 侯风芝;格雷码结合相移的编码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许世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4 蔡文峰;单木参数数学摄影测量提取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李亚桥;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中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技术[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海涛;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数字摄影测量[D];长安大学;2000年
7 单宏伟;基于极坐标的可见外壳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玉龙;面向RP应用的三维重构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9 刘智华;基于摄影测量点集的参数化三维重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杜双玲;基于双相机的考古发掘探方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中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8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