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审美视野下的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日期: 2015-04-16 00:00:59 字体大小: 【字体:】
关键词:大众,大众传播,传播,视角,纪实摄影论文
【摘要】 观看历届新闻摄影年度大赛获奖作品,可以发现获得大奖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大都以反映人类灾难为主题。由于灾害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备受人们关注,能够反映灾害情况的纪实摄影由此受到重视。灾害纪实摄影作为非战争灾难类重大题材影像容易让观看者通过影像感受到灾难的残酷,体会到发生在他者身上的伤痛与悲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影响巨大、造成伤亡损失严重,且近年来发生愈发频繁,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媒体和摄影师创作出大量纪实影像,为研究灾害纪实影像提供了分析样本。本文对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的主题、功能、影响因素及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产生影响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对灾害纪实摄影未来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展望。在对国内的灾害纪实摄影做了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媒体在对地震灾害进行摄影报道时,不同立场下的媒体对灾害的关注点不同;主题的确立和深度挖掘对地震灾害纪实摄影影像的价值大小产生影响;提升我国灾害纪实摄影水平应建立正确的价值核心,平衡媒体责任与资源,深层挖掘影像主题,增加影像表现力。 更多还原
基于审美视野下的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探究
【摘要】 纪实摄影被称为是摄影艺术中的史诗。它利用照相机来全面的记录人类社会历史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令影像阅读者通过对影像的欣赏和观察,进行某种联想和思索。本文认为,纪实摄影虽然只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场景的复制,但它却是利用独特的视角,通过纪实摄影家的取景和构图,其意义就变得更加不平凡。纪实摄影又被称为是严肃摄影和人文摄影,它通过对普通大众幸福或苦难的平凡生活给予关注,更多是对人类生活中苦难的一面进行反映。通过这些作品,纪实摄影家向社会进行着呼吁,对人类社会的不幸和过失进行着拍摄。正是由于纪实摄影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的特殊,才使它具有反思性的审美特征,本文基于审美视野下,对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进行探究。 更多还原
阿音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纪实摄影人文关怀的研究
【摘要】 纪实摄影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突出的摄影类别,它通过客观再现特定时空与环境的人物、事件状态,表达了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对艺术的追求。本研究以阿音蒙古游牧文化纪实摄影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其不同时期摄影作品的内涵和他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逐步感悟来探讨其人文关怀情结。本研究主要分四方面:对阿音个人成长经历、阿音系列摄影作品及阿音的个人纪实摄影风格演变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阿音本人进行专访和文献普查探究阿音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分析阿音纪实摄影的特征,明确其一般特点;对其处理摄影形式与内容关系处理进行解读,明确阿音摄影观念的内涵特征,分析阿音纪实摄影作品意境的美学表现。在对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特征及阿音摄影中的表现解读基础上,提出阿音摄影作品以原生态草原人物现有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为表现对象,通过独特视角的构图表达人文关怀,营造具有冲击力和思想性的视觉环境,进而挖掘阿音创作的内心感悟。阿音的纪实摄影对提高当代摄影家的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唤起草原人文生态保护意识敲响了警钟,为人类记录了即将消失的草原记忆,使草原摄影达到了新的高度。 更多还原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风格之研究
【摘要】 中国纪实摄影起步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纪实摄影的发展,摄影师的身份和创作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摄影师和受众对纪实摄影的本质及表现风格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传统纪实摄影正逐步朝着多元化发展。在中国国情和西方纪实摄影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使摄影师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了落差,新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传统摄影师的作品中,中国纪实摄影的表现形式开始朝着多元化风格发展。因此,当代纪实摄影的创作理念和表现风格的准确定位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而是应该循着前人的足迹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在探索中去感悟中国纪实摄影创作理念的真谛,唯此才能为自己的摄影创作准确定位并获得理论上的支持。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将纪实摄影的定义及对“纪实”的理解进行阐述,从中得出纪实摄影是个有其根本但又不断变化的摄影形式;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当代纪实摄影的特征及价值的认识做了大致的论述;第三部分重点对当代纪实摄影风格的多元化进行阐释和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中国当代纪实摄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浅析街拍 ——后读图时代的纪实摄影新视角
【摘要】 传统街拍是一种典型的纪实摄影风格,而为了满足时尚杂志的需求,传递民间流行信息,在经过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十多年的发展以后,“街拍”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含义。本论文以纪实摄影为切入点,重点详细归纳了街拍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地志考察,到新闻摄影和社会纪实,再到时尚摄影,街拍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思想从萌芽到逐步成熟的漫长探索过程。由于是个新兴词汇,因此有必要对街拍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本文中详细归纳了街拍的对象、分类和传播方式,使读者能对街拍各方面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由于大众的精神需求,街拍才得以在这个“后读图时代”盛行起来,,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和市场的经济利益是刺激街拍飞速发展两大重要因素。街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给参与者、传播者和时尚界的制造商带来的商机。街拍对时尚的发生、传播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而街拍的发展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仅在摄影方面,也是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街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自身模式的局限导致街拍很容易止步不前,无法有更好的创意,而拍摄方式的局限则很容易涉及到道德和法律底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之一。 更多还原
裂变—当代中国纪实摄影研究
【摘要】 纪实摄影的发展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纪实摄影家胡武功在《中国影像革命》中认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二十多年里(2004年10月),中国影像经历了一场革命”。纪实摄影发展成为服务公共文化的独特影像样式,并以“社会价值”、“历史意义”等作为统一的影像价值评判标准,这在社会大众传播和摄影教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纪实摄影在这段历史中逐步趋向“统一”。相对于这个时期走向“统一”的传统纪实摄影,当代纪实摄影的实践则向“裂变”发展。一方面,摄影师作为社会个体,其思维意识受到当代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摄影师作为影像创作的主体,其创作意识的改变则是当代纪实摄影发生变化与发展的直接原因。纪实摄影既是一种客观服务社会文化的技术工具,又是一种具备独立表现形式和生命力的文化样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正是当代纪实摄影发生“裂变”的根本原因。本文尝试从历史学的视角和文化的眼光来探究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发展趋向。为了更好地剖析当代纪实摄影创作的变化与发展,文章创新地将纪实摄影解构为三个层面:影像内容层面、影像形式表现层面和影像主题层面,并将当代纪实摄影与传统纪实摄影在这三个层面上进行充分比较,从而得出当代纪实摄影“裂变”发展的结论。笔者以摄影观看的顺序进行写作,这种类似倒叙的写作方法对理论知识的梳理由浅入深,同时也更方便读者理解。
[1]余国静. 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
[2]闫天晶. 当代时装摄影解析[D].河南大学,2011.
[3]陶佳玮. 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王淼. 基于审美视野下的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张毓龙. 我国领袖人物摄影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朱荧荧. 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摄影[D].中央美术学院,2014.
[7]董勋. 公益广告中纪实影像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
[8]刘佳佳. 阿音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纪实摄影人文关怀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9]付晓岚. 北京影像艺术市场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
[10]周韧. 论蒙太奇对纪实类摄影表达方式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1]蔺佳. 世象童影——儿童摄影研究与名家名作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2]池丽明. 反刍、镜像、干预[D].中国美术学院,2010.
[13]段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纪实摄影内含人文情怀的探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
[14]杨成文.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风格之研究[D].河南大学,2010.
[15]韩天宇. 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探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16]吴佩佩. 论中国当代景观摄影[D].河南大学,2013.
[17]王伟. 博雅课程情感教学设计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8]魏琦. 解海龙与卢广纪实摄影的社会价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19]何彦彬. 浅析街拍[D].浙江农林大学,2013.
[20]麦思瑶. 胡武功和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1]吴晶莹. 图像表征与权力潜隐[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2]孙鑫. 管窥中国当代摄影的艺术化形态[D].吉林大学,2013.
[23]孙彤瑶. 当代语境下的人文地理摄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4]邸白鹭. 观念摄影中的纪实与摆拍[D].云南艺术学院,2013.
[25]郭雪蕊. 镜头前的释放与约束[D].云南艺术学院,2013.
[26]梁思懿. 设计观念与影像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7]李娟. 纪实摄影的广告表现[D].湖北美术学院,2007.
[28]刘磊. 裂变—当代中国纪实摄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9]李科燕. 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2012.
[30]郑浩. 当代中国“实验性”纪实摄影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1]蔡萌. 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32]卢大波. 试析新闻摄影报道的文化底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33]刘莹. 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文学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4]缪伸涛. 摄影文学文图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5]杨秋萍. 透过“人类贡献奖”获奖作品探析民俗摄影的影像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6]郎水龙. 看……怎么看、看什么——摄影语言现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
[37]袁晓琳. 作为现代悲剧的悲剧题材纪实影像[D].复旦大学,2009.
[38]兰卉. 报纸新闻摄影专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9]王镇富. 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0]王彬. 当代西方时装摄影叙事风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From:代写博士论文 要看到更多内容,请联系客 服!
本文关键词:基于审美视野下的纪实摄影的美学意蕴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8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