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当代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8-06-09 00:34

  本文选题:当代影像艺术 + 消费社会 ; 参考:《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以消费为生产目的社会形态,即消费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国亦进入消费社会。消费文化以一种大众化的、流行性的姿态冲击着传统的艺术模式。消费社会形态下形成的消费景观成为当代艺术家们新的关注表现对象,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成为很多前卫艺术家传达观念的手段,并担负起了呈现现代生活的重任。本文就是试图从历史背景和艺术作品实例来研究当代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的互动关系。 本文首先从消费社会与景观社会的关系出发,考察当代艺术家正是对消费景观的再现来介入和探讨身处的消费社会。其次从分析消费文化与波普艺术的角度反观消费文化下当代艺术的一些新的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是如何担负起呈现现代生活的重任,并以西方典型艺术家的作品为案例分析当代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的互动关系:消费社会对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像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参与了对消费社会的诠释。第四部分探讨当代中国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互动的独特性,试图从图像分析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阐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含义及其投射出的时代思考。在结论部分本文提出了笔者对影像艺术与消费社会互动关系的一些见解,并对自己所从事的摄影艺术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Abstract]: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generally entered the social form of taking consumption as the purpose of production, that is, the consumer society was similar to the 90's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China also entered the consumer society. Consumer culture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art model with a popular and popular attitude. As a new artistic medium, photography has become a means for many avant-garde artists to convey their ideas and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esenting modern lif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image art and consumer society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examples of works of ar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society and landscape society. It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sumption landscape that the contemporary artists are examining to intervene and explore the consumer society in which they live. Second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pop art, some new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art under consumer culture are reviewed. The third part mainly analyzes how photography, as a new artistic medium, takes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esenting modern life. Taking the works of typical western artists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image art and consumer society: consumer societ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ar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art, image art also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sumer society.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age art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some representative artists' works and their time thinking from the angle of image analysis and sociology.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art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makes further reflection on the photography ar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4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8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9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10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2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5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付勇;从小说到电视剧[D];暨南大学;2003年

9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97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1997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