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最危险的自拍_《西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7 08:38

  本文关键词:个人自拍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个人自拍史研究

戴露  

【摘要】:自1839年摄影术被发明后,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记录手段,人类的观看方式被改变了。当一个机器设备可以捕捉眼前出现的人、事、物,使之成为永恒时,人们为这一切可以像镜子一样展现在面前感到惊异。通过凝结的瞬间,丰富了观者的认知,让其更为容易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人们也怀着好奇走到那个神奇的镜头前,去探求镜头中所留下的自我身影,那时个人自拍摄影也就形成了。个人自拍的创作对象正是创作者自己,听上去似乎单一,却呈现出千人千面,甚至是一人千面的效果。追溯摄影的历史,自其诞生之后,个人自拍便成为摄影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它通常以一种记录性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创作者的手段出现。可是,个人自拍中所呈现的“自恋”情结,常常使得这类摄影作品保受偏见。因此,在早期个人自拍一直游离于艺术创作的边缘。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渐渐的受到摄影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在现当代,自拍摄影的地位已发生很大变化,摄影师们利用这一特殊的摄影形式探寻自我、关注自我,并借它成为身份认同与阶级归属的利器。他们所拍摄的这类作品已在现代的视觉文化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人自拍已经从艺术家或摄影家的圈子渐渐向社会大众蔓延,像这样的自拍图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自拍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流行趋势。近年来,学术界对个人自拍摄影给予关注和研究也日趋增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逐渐面世。然而,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这些有关信息只是细碎、零星地出现在一些摄影史著作、译著、艺术刊物和学术论文上。例如,2014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当代摄影中自拍肖像的解析》,此文以当代摄影中的自拍肖像摄影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作者仅用了文章的一小节略有提及自拍肖像的历史,只是以历史的角度为切入点,对自拍肖像的类型加以分类并解读,也分析了成像过程背后的心理原因。然而对于个人自拍的历史,正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个人自拍的历史是短暂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就更加短,根据这些有限的资料,人们显然不可能对个人自拍史形成一个整体而准确的认识。关于个人自拍的诞生、发展与变奏,以及自拍照所蕴含的主题就知之更少了。个人自拍与我们社会的总体发展相关,作为流行文化样式,它的存在不应该被我们所忽视。这是对艺术品质对关注,更是对在当下对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情感发展与精神需求的关注。因此,本文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上,将个人自拍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个人自拍发展的物质基础即摄影技术、性别文化、心理因素这三个维度对个人自拍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在个人自拍史的技术角度,从绘画中的自画像引出,分析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关系。再进入摄影技术发展史,从传统摄影到数码摄影,再到时下流行的“自拍神器”如,手机、自拍相机、自拍杆等;在文化角度,以女性主义作为理论工具,试论在摄影初期,技术决定了男性作为拍摄主体,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随着摄影技术和摄影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女性主义的思潮推动下,女性也逐渐成为摄影主体,主体的变化,许多优秀的女性摄影师孕育而生。由于当代充斥着各种女性的个人自拍,但是这些自拍像似乎又在刻意的迎合男性的审美,从而提出假设,当代个人自拍摄影是否又在回归男权?在心理角度,自古以来,“认知自我”就是难题,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心理、拉康的“镜像阶段”以及“自我”心理对个人自拍心理进行解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40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如文;;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电视理论特点与方法探析[J];当代电影;2006年02期

2 薛兴;付景素;徐春芳;;自恋心理解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李丽红;浅谈摄影与绘画[J];焦作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周菁;聂君如;;直视·剖白·超越——当代中国女性自拍摄影实践的梳理与思考[J];前沿;2013年02期

5 刘艳;;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6 张帅;;女性主义艺术中绘画和摄影的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7 邓宏;;对拉康“镜像阶段”的一次梳理[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8期

8 宋音希;;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视看方式——摄影与绘画的视觉文化史考察[J];文艺争鸣;2013年12期

9 刘宁;;摄影史的开端[J];走向世界;2013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昆萍;现代女性自拍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洁非;摄影与绘画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娜娜;后现代女性摄影家的创作视角[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顺;妙玉新论——对妙玉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周海燕;;幻美的补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和丽伟;;爱与艺术的苦恼——试分析比较《诸神复活》与《道林·格雷的画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谢苗苗;;浅谈拉康主体理论视野下大学语文课堂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5 申玉霞;;镜像中的自我的诞生与幻灭——用镜像理论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查尔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习丽娟;;反思青春——从基拉尔三角欲望理论看库切《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马建美;;迷失与重构——论《鼹鼠的月亮河》人物成长的自我认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8 华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黄淋;唐雪琳;;试析艾米丽的主体构建——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一种拉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10 何李新;;《三色》中的后女性主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张萌萌;;数字影像在数字展馆中的独特魅力[A];科学与艺术·数字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传播——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冬梅;;以结构主义视角解读女油画家的“自语式”绘画[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5 胡大平;;虚无·主义·Dis-play[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雯;;网络传媒的“审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费投射与消费欲望[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7 ;视觉转向的文化症候[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8 刘荧;;诞生于浓雾之梦的女性形象——郝思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严亚;;想象与奇观:城市视觉建构的文本转换[A];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第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2014年

10 顾春花;;蜷缩于己:当代中国女性艺术的审美心理[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6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吕惠;秦文君少年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永强;马奈的女性主题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陆友平;人性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构建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晓亮;;自我的剧场——女性自拍[J];电影评介;2010年22期

2 杨思杰;;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童俊;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5期

4 高凡丁;;后现代艺术情境下的“视觉美”[J];美与时代(中);2010年07期

5 陈民新;;碰撞与颠覆——后现代艺术对传统形态美术的挑战[J];美术观察;2008年06期

6 吕婧华;;女性摄影师[J];美术大观;2008年04期

7 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诺瑞柯·弗科,岳洁琼;局部的魅力──辛迪·舍曼访谈录[J];世界美术;1999年02期

9 陈晓任;;后现代思潮中的女性主义摄影[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秦向荣;心理学中自恋理论研究述评[J];四川精神卫生;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关晓辉;菲谢尔的写实绘画与现代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如静;绘画的形而上之思[D];河南大学;2004年

3 周宇峰;西方写实绘画中的观看模式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静;具象中的抽象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善阳;写实绘画中的抽象意味[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陈现军;绘画过程中的视觉经验[D];河南大学;2005年

7 李鹏;奥基弗绘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红;胡湉湉;;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生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2 崔筱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评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4 刘小平;;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魏天真;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J];文艺争鸣;2003年05期

6 董美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郑大群;;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9 桑德拉·哈丁;都岚岚;;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J];上海文化;2009年05期

10 李会子;;女性主义视觉下的舞蹈艺术[J];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个人自拍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07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