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2 12:17

  本文关键词:高分辨力空间摄影相机像移补偿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2年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敏捷成像的像移补偿方法研究

李伟雄  

【摘要】:随着空间相机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各空间技术强国除了追求相机的高地面分辨率外,对相机的图像采集效率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提出更多的图像应用方向,敏捷成像应运而生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不同敏捷成像模式对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像移补偿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适应飞行器大侧摆和大俯仰姿态下的敏捷成像的像移补偿方法。 首先,参照国外敏捷成像卫星,规划出单条带成像、多轨连续条带成像、同轨连续条带成像、多轨立体成像、同轨立体成像以及同轨多目标成像六种在飞行器姿态三轴姿态稳定时敏捷成像模式,研究每种成像模式的特点和作用。按照每种敏捷成像模式对飞行器姿态要求,将六种模式分为侧摆成像、俯仰成像以及侧摆俯仰成像三类。 其次,建立瞬态几何成像模型,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定性分析侧摆成像和俯仰成像两类敏捷成像模式对像移补偿的要求。根据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及景点到像面的变换过程,建立了像移速度矢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像移速度的精确计算公式。通过精密的像移矢计算模型以及传递函数的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三类敏捷成像模式对像移补偿的要求。 再次,对传统补偿方法下的像移速度相对误差和偏流角误差的误差源进行归纳。通过对传统补偿方法在敏捷成像时的像移速度和偏流角匹配残差、像移速度和偏流角估值误差以及偏流角累积误差的分析,确定传统补偿方法对敏捷成像模式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出了适应大侧摆和大俯仰的敏捷成像模式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侧摆成像问题、持续成像问题以及俯仰成像问题。 然后,研究敏捷成像的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异速匹配和实时偏流调整方法的原理,并通过地面实验和在轨测试的完成两个方法验证。建立了实时偏流调整中的机构调整附加误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对实时偏流调整原理以及偏流角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理论证明了实时偏流调整的可行性。根据横向像移图像的生成原理,建立了横向像移图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组建完成方程组的横向像移图像复原的方法,完成了地面仿真验证和算法精度分析。 最后,根据异速匹配、实时偏流调整以及构建完整方程组方法的实施条件,设计了适用于敏捷成像的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敏捷像面,并且提出了基于敏捷像面的适应于飞行器大侧摆和大俯仰姿态的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敏捷成像方案,为高分辨率空间相机敏捷成像的像移补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V445.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一;空间相机中的偏流角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4期

2 王家骐,金光,颜昌翔;机载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目标定位误差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2期

3 公发全,张晓辉,张伟,韩昌元;TDICCD调制传递函数检测及评价方法研究[J];光学技术;2002年03期

4 颜昌翔,王家骐;航相机像移补偿计算的坐标变换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0年03期

5 翟林培;刘明;修吉宏;;考虑飞机姿态角时倾斜航空相机像移速度计算[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3期

6 马国锐,武文波,秦前清;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方法[J];遥感信息;2004年03期

7 龙夫年,张旺,刘剑峰;卫星姿态精度对TDICCD相机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何凤霞,张翠莲;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及算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王志刚,袁建平,陈士橹,李英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的偏流角及其补偿研究[J];宇航学报;2002年05期

10 王昱;数字遥感影像构像质量评价方法初探[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兴华;高分辨力空间摄影相机像移补偿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刘金国,刘亚侠,郝志航;CMOS APS器件及其在星敏感器中的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4年05期

2 王可东,孙道虎,晏磊,赵红颖;低成本CMOS阵列式高速成像系统[J];半导体光电;2005年02期

3 林凡,吴孙桃,郭东辉;CMOS图象传感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1年12期

4 尚玉全,曾云,滕涛,高云;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4年08期

5 王高,喻俊志,马俊婷,李建荣;CMOS图像传感器的发展现状[J];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0年01期

6 朱苏磊,韩焱;CMOS图像传感器的消噪技术[J];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0年02期

7 周雅,晏磊;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与照相机技术——信息记录材料在成像领域的技术进展(五)[J];信息记录材料;2002年03期

8 毕文仲,王广龙,王晓浩,叶雄英,周兆英,包桂秋;微型飞行器机载摄像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J];电视技术;2002年06期

9 万峰,范世福;光谱分析用多通道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J];分析仪器;2003年01期

10 李友一;空间相机中的偏流角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樊超;李英才;易红伟;;空间相机中的偏流角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2 刘伟;胡以华;王恩宏;蔡晓春;;星载光电跟踪关键技术研究[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凯;晏磊;赵红颖;;基于人眼视觉分辨力的数字影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卫杰;张占月;;基于期望值建模的卫星信息支援作战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伊晓东;;基于星载遥感器的月球三维月貌测绘技术浅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卉;赵长胜;景海涛;;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处理技术与解决方案[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樊荣;韩松臣;靳学梅;;分布式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安全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辉;空间相机胶片传输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2 杜晔华;嵌入式系统中闪速存储器系统的若干节能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清军;新型多媒体视频判读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龚蓬;动态测量误差修正灰色建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0年

5 亓四华;制造质量零废品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6 王助贫;三轴试验土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王卓甫;工程进度风险计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8 王悦勇;基于外测岸标的潜地导弹瞄准精度鉴定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舒朝晖;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分离特性及其软件设计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10 粟时平;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岩;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压缩编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马俊婷;科学级CCD数码相机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工学院;2001年

3 李友一;空间相机偏流角控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4 黄桂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聚焦技术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5 郑仙斌;基于CMOS传感器的显微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汪林峰;计算机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闻人青青;基于CMOS传感器的全视场MTF测量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郑玉珍;基于DSP的自动对焦技术[D];浙江大学;2002年

9 孙德印;基于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的彩电白场光色检测系统[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锋;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楠;于睿;;一类微处理机控制最优自适应转台伺服系统[J];自动化学报;1989年03期

2 燕琴;SPOT星族成员介绍[J];测绘通报;2000年11期

3 刘宇光,金明,冯钟葵,李晓辉;SPOT数据反演地物辐射亮度和反射率的基础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4 毕永利,刘洵,葛文奇,李洁;机载多框架陀螺稳定平台速度稳定环设计[J];光电工程;2004年02期

5 赵巨波,孙华燕,杜巍;一种图像边缘特征提取算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0年04期

6 贾平;张葆;孙辉;;航空成像像移模糊恢复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7 王毅,刘丽华,高伟志,王贵文;跟踪伺服系统的工程研制及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1995年05期

8 史光辉;卫星对地观测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和设计问题[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1期

9 刘兆军;陈伟;;面阵凝视型成像空间应用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5期

10 金耀初,蒋静坪;人工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J];机器人;199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兴华;高分辨力空间摄影相机像移补偿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王连明;机载光电平台的稳定与跟踪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汤恩生;许敬旺;;空间相机像移补偿方法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7年03期

2 樊超;梁义涛;王锋;李伟;;联合变换相关法测量空间相机像移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8年08期

3 谷松;王绍举;;空间相机调偏流机构的设计与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3期

4 谷松;王绍举;金光;;高精度空间相机像移补偿机构设计与试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栋;潘卫军;李涛;;帧转移面阵CCD电子像移补偿设计[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年03期

6 于涛;徐抒岩;韩诚山;李杨;王永成;;空间相机偏流角的间歇式实时调整[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8期

7 闫得杰;徐抒岩;韩诚山;;飞行器姿态对空间相机像移补偿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8 李友一;空间相机中的偏流角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4期

9 陈绍龙;;侧摆摄影偏流角和速高比的计算模型[J];航天器工程;2010年01期

10 李松,张立平;空间相机偏流调整旋转轴系的设计与精度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刚;雷文平;曹东晶;项卫国;;等热阻异型导热结构在空间相机应用[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兵;李春林;阳明;;空间相机热管理技术[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胡斌;黄颖;苏云;;透射式空间相机消热差无热化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培坤;高伟;宋宗玺;;一种空间相机的数据通信系统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晓东;吕宝林;李丙玉;曲洪丰;;空间相机高速科学数据数传接口信号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6 武星星;刘金国;;空间相机最佳焦面位置ANFIS预测[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余俊鹏;孙世君;;卫星摄影测量观测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路[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丁延卫;尤政;卢锷;;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间相机的热光学分析[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创;段永强;许亮;王炜;樊学武;;基于带状弹簧的空间相机可展开遮光罩初步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10 袁立;王华;陈玉峰;;空间相机用高性能结构材料——碳纤维增强碳化硅[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刘霞;[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雄;高分辨率空间相机敏捷成像的像移补偿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郭权锋;同轴三反空间相机结构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陈新东;应用于空间相机的主动变形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李兴华;高分辨力空间摄影相机像移补偿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王国辉;空间相机胶片传输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6 杨秀彬;太阳同步天回归轨道的高分相机像移补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刘明;基于图像复原的航空摄影前向像移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远国勤;具有前向像移补偿功能的彩色大面阵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白雪梅;全景航空相机动态分辨率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威;空间相机主次镜间支撑结构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一;空间相机偏流角控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2 李晗;数字航空相机前向像移补偿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赵晓熠;超大口径凝视相机定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洪文;空间相机调焦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吴宏圣;TDICCD全景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刘宏伟;基于有限元法的空间相机主镜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7 曹正礼;三线阵CCD相机偏流角补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孟希羲;基于图像配准的空间相机自动对焦[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颖;空间相机动力学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马洁;空间相机的环境适应性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分辨力空间摄影相机像移补偿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1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