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4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后殖民主义研究
1.2.2 摄影史研究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历史流变
2.1 天朝上国的赛里斯人
2.2 破败王朝的“黄祸”
2.3 民主共和国的公民
第三章 被凝视的中国女性
3.1 封建形象:女性作为附属的视觉信码
3.1.1 女婴:出生意味着噩梦
3.1.2 少女:维护秩序的牺牲品
3.1.3 新娘:待价而沽的商品
3.1.4 妇女:秩序的受害者亦是维护者
3.2 典型形象:女性作为阶级界定的视觉信码
3.2.1 街拍社会底层人士:边缘人注定卑微
3.2.2 战争破败景象中的难民妇女
3.2.3 带枷锁的女囚形象
3.3 照相馆设计摆拍:仪式化的双重趣味
3.3.1 贵族审美新趣味:民主肖像?设计摆拍?
3.3.2 被凝视的交际花:欲望的挑逗
第四章 新国人形象:女性作为公民的视觉信码
4.1 女学生:追求知识的国民之母
4.2 现代新娘:自由恋爱的先锋
4.3 摩登女郎:西方时尚的复制
第五章 复数的女人味:女性作为符号的信码
5.1 梳妆:分身照
5.2 裹足:对身体的规训
5.3 纺织:制造与世隔绝的内闺
第六章 “他者”的凝视:谁的机器?为了谁,反对谁?
6.1 机器等于话语
6.1.1 影像作为客观的表征
6.1.2 影像作为主观的解释
6.2 影像的话语实践:中国女性的形象编码
6.2.1 猎奇式的俯视:记忆与想象的建构
6.2.2 恋物癖式的观赏:欲望与对抗死亡的交织
6.2.3 殖民式的凝视:先进与落后的对立
6.2.4 偏见式的物化:自我与他者的界定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之凡;沈祥胜;;西方图像的殖民主义建构和视觉文化批判——以19世纪绘画和摄影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张建琴;;在“他者”镜像中审视自身——当代中国“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1期
3 郎扬;;19世纪基督教新教对中国妇女形象的建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李方甜;董国强;;从“魔术”到“时尚”——照相术在近代中国的嬗变[J];书屋;2014年02期
5 祁林;;视觉文化视野中的话语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应爱萍;;西方摄影史学的嬗变与新摄影史[J];美苑;2013年01期
7 曾庆香;;图像化生存:从迹象到拟像、从表征到存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05期
8 杨红林;;义和团时期西方影像背后的“中国观”——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詹姆斯·利卡尔顿摄立体照片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7期
9 王霞;;西方中心论语境下的近代中国妇女形象——兼及形象学理论运用的反思[J];兰州学刊;2012年04期
10 南无哀;;另一半人的中国——1900年詹姆斯·利卡尔顿的中国之行[J];中国摄影;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之凡;西方图像的中国形象异化和视觉文化批判[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2 蒙文彪;《相框中的“变色龙”》—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镜头下的“中国形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魏浩安;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秋孜;民国摄影与中国视觉现代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杨威;清末民国(1845-1949)照相馆人物布景摄影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朱立国;观看之道——当前语境下的图像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钰;论苏珊·桑塔格的视觉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9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86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