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
本文关键词:摄影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育是文化的衍生物,也是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它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对教育的研究不可能离开文化背景的研究。在我国,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较为突显,,因而在摄影教育中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就成为一个有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应背景下的摄影教育理念和模式,以研究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随后指出我国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源于我国现代教育整体上的文化缺失,并根据我国摄影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校基础摄影教育、专业摄影教育、作为公众文化素质教育的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 通过上述对比研究,本文给出了完善我国摄影教育的建议。具体而言,在作为公众文化素质教育的摄影教育领域,国家应该建立摄影博物馆,以推动摄影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专业摄影教育领域,要完善我国专业摄影教育中“研究”层面的教育体系,在注重人文课程开设的同时加入对我国摄影文化的介绍,加强国际交流。在作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基础的摄影教育领域,要将基础摄影教育作为图像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来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和完善,注重有启发性的人文课题的设计,并在相关专业开设摄影应用的选修课程。
【关键词】:摄影教育 文化 文化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4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摄影教育中的文化传承10-42
- 1.1 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摄影教育理念及其模式11-31
- 1.1.1 摄影术产生初期的人文思想及其影响下的摄影教育11-13
- 1.1.2 摄影术发展时期的人文思想及其影响下的摄影教育13-25
- 1.1.3 后现代摄影发展趋势下的人文思想和摄影教育25-31
- 1.2.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摄影教育中的文化传承31-42
- 1.2.1 不同国家摄影教育文化背景研究31-34
- 1.2.2 不同人文背景下摄影教育模式对比研究34-42
- 第二章 中国摄影教育的文化环境42-57
- 2.1 我国现代摄影教育文化缺失背景分析44-48
- 2.1.1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44
- 2.1.2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文化发展来看教育中的文化缺失44-48
- 2.2 我国摄影教育中文化的缺失48-57
- 2.2.1 高校基础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49-55
- 2.2.2 艺术类专业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55-56
- 2.2.3 作为公众文化素质教育的摄影教育中的文化缺失56-57
- 第三章 中国摄影教育的发展与完善57-63
- 3.1 完善作为公众文化素质教育的摄影教育以传承文化58
- 3.2 完善作为职业教育的摄影专业教育以传承文化58-61
- 3.3 完善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基础的摄影教育以传承文化61-63
-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68-69
- 后记69-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雯;;艺术与艺术的残余——以科苏斯《一把和三把椅子》为例谈艺术的观念与过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邬惠;;试论高校文化力的提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程颖;;对电脑艺术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李鸣钟;;表现主义内在因素对绘画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10 文丽;;一场视觉狂欢的夜宴——浅析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广告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岩;;媒介形态发展与媒介认识思想之变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龙小伟;;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贫困”难题及其破解——以高校研究生智力支农扶农为例的探讨[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丁宁;;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思哲;叙事学视野下的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摄影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8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