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探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灾难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新闻摄影作为灾难信息传播的的手段,突破了语言的障碍,使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可以共享。灾难新闻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客观记录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具备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发挥着记录灾难、弘扬人性、抨击罪恶的多种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纪录灾难发生的真实情境。近年来,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已转型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中美灾难新闻摄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两国新闻价值、新闻理念等不同原因而导致。鉴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在中美两国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文对两大奖项中的灾难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解读,以两大新闻赛事从1990到2014年这24年的灾难新闻摄影作品为样本,参考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摄影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异之处和差距。并探索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以期对中国灾难新闻摄影的发展有所借鉴,最后力求中国灾难新闻摄影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一定的突破。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普利策奖 灾难新闻摄影 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4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选题的缘起7-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13
- 一、中美新闻奖研究综述8-11
- 二、灾难新闻及灾难新闻摄影的研究11-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内容的差异14-32
- 第一节 选题倾向的差异19-23
-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以中立态度为主19-21
-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以肯定态度为主21-23
- 第二节 题材内容的差异23-28
- 一、美国灾难类题材比重大,中国相对较少23-24
- 二、美国以暴力事件为主,中国以自然灾害为主24-25
- 三、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重视深度内容25-27
- 四、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重视及时内容27-28
- 第三节 内容影响深度的差异28-32
-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多见血腥画面28-29
-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多见人文关怀29-32
- 第三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艺术形式的差异32-52
- 第一节 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32-43
- 一、普利策奖灾难摄影作品语言表达方式:直白32-38
- 二、中国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语言表达形式:含蓄38-43
- 第二节 摄影技巧差异43-49
- 一、光影的差异:美国更丰富,中国更简洁44-46
- 二、时效性、瞬间性的差异:美国更强,中国较弱46-47
- 三、镜头的差异:美国多使用长焦、广角镜头,中国多使用标准镜头47-49
- 第三节 图片报道形式的差异:美国多使用组照,中国多使用单幅照片49-52
- 第四章 中美新闻奖灾难摄影作品差异原因分析52-69
- 第一节 不同文化的影响52-56
- 一、文化对传媒制度的影响52-54
- 二、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54-56
- 第二节 不同理念对灾难新闻摄影的影响56-64
- 一、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56-59
- 二、新闻传播机制的影响59-61
- 三、新闻摄影记者审美取向的影响61-64
- 第三节 新闻评奖机制对灾难类新闻摄影的影响64-69
- 一、中美新闻奖评选制度64-65
- 二、中美新闻奖评选标准65-66
- 三、评选制度和标准对灾难新闻摄影的影响66-69
- 第五章 中美灾难新闻摄影比较给中国新闻摄影的启示69-74
- 第一节 准确定位灾难新闻摄影69-71
- 第二节 加强深度报道71-72
- 第三节 提高摄影记者素养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8
- 后记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宁翔;;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J];青年记者;2008年06期
2 仇宁翔;;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J];青年记者;2008年09期
3 高金萍;;灾难新闻报道的适度原则[J];对外传播;2011年11期
4 曹凌翼;;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J];群文天地;2012年01期
5 郭建良;;灾难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简析美国飓风图片报道[J];中国记者;2006年04期
6 苗艳;;论灾难新闻摄影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效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温冠男;;灾难新闻报道应该重视 体现人文关怀[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8 岳大为;王洁;;两岸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从汶川地震到莫拉克风灾[J];剧作家;2010年02期
9 李至;;电视媒体深度报道研究——以灾难新闻为例[J];参花(上);2014年07期
10 云稼薇;;灾难新闻的传播策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楠;;由汶川大地震摄影报道看灾难新闻[A];坚持科学发展 辉映伟大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C];2008年
2 阎亚平;;面对灾难新闻图片怎么说[A];坚持科学发展 辉映伟大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C];2008年
3 郝琳;;探析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差异——以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为案例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峰;新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变迁[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仇宁翔;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见习记者 洪玉华;灾难新闻报道的嬗变与新闻伦理思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刘剑辉;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灾难新闻摄影的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魏陈静;灾难新闻因何最受关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彭剑;新闻“史书”彰显传媒责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蒋继强;报道灾难新闻要多些人文关怀[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王怿文 张奇志;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N];人民日报;2004年
9 樊巍 武汉 环境规划管理工程师;环境腐败乃官民环保对峙根源[N];长江日报;2014年
10 正英;4月:灾难新闻中的性别议题[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磊;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传播环境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陈友良;当前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缺陷及其对策[D];湘潭大学;2008年
3 任静涛;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灾难新闻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唐琳;从“悲情传播”现象看灾难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周根红;灾难新闻的叙事策略[D];西北大学;2006年
6 赵利英;对灾难新闻的传播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7 唐文婷;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四川大学;2006年
8 沈淦;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福锋;审美界面上的灾难新闻[D];郑州大学;2004年
10 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灾难新闻摄影的差异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9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