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模糊性摄影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8:08

  本文关键词:模糊性摄影影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模糊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广泛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模糊方法最初源于数学,后来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摄影也不例外。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清晰是相对的,而模糊是绝对的,相对的清晰和绝对的模糊都是摄影的表现形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清晰能反映一种美,模糊表现出另一种形式的美感,而且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模糊比清晰更具艺术感染力,更能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想象。随着艺术创作风格及欣赏角度的多元化,写实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摄影的需求,因此,摄影家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模糊性的摄影影像。本文界定了模糊性摄影影像的概念。分析摄影影像呈现模糊性的原因一是因为模糊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因为拍摄者的审美趣味、情感、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三是因为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视觉语言存在偏差性,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另外本文还结合实例探讨了模糊性摄影影像的表现方式;分析模糊性摄影影像的成因、价值以及创作中如何运用模糊性手法来创作作品。最后对模糊性摄影影像进行评价,认为清晰是摄影影像的表现方式,模糊也是摄影影像的表现方式,而且更具表现力,有其独特的价值,是摄影创作的一种进步,未来社会摄影创作可能会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摄影影像 模糊性 应用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4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模糊理论研究10
  • 1.2.2 模糊性理论的应用研究10-11
  • 1.2.3 模糊性摄影影像研究11-12
  • 1.2.4 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12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创新点13-14
  • 2 摄影影像模糊性的概念14-19
  • 2.1 模糊性的内涵14-16
  • 2.1.1 模糊性的含义14
  • 2.1.2 模糊性的特点14-15
  • 2.1.3 模糊性的价值15-16
  • 2.2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内涵16-18
  • 2.2.1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含义16
  • 2.2.2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特点16-18
  • 2.3 模糊性摄影影像与相关概念辨析18-19
  • 2.3.1 与含糊性摄影影像的区别18
  • 2.3.2 与歧义性摄影影像的区别18-19
  • 3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表现形式19-27
  • 3.1 显性模糊19-20
  • 3.1.1 虚实模糊19-20
  • 3.1.2 整体混沌20
  • 3.1.3 重彩模糊20
  • 3.2 隐性模糊20-27
  • 3.2.1 视错觉模糊21
  • 3.2.2 象征模糊21-23
  • 3.2.3 意境模糊23-24
  • 3.2.4 抽象模糊24
  • 3.2.5 拼贴模糊24-25
  • 3.2.6 替换模糊25-26
  • 3.2.7 空白模糊26-27
  • 4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价值27-31
  • 4.1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内在价值27-29
  • 4.1.1 传达信息更具准确性27-28
  • 4.1.2 审美价值更具独特性28
  • 4.1.3 拓展受众的想象空间28-29
  • 4.2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外在价值29-31
  • 4.2.1 拓展摄影影像的创作空间29-30
  • 4.2.2 拓展摄影影像的风格30-31
  • 5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成因31-37
  • 5.1 模糊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31
  • 5.2 拍摄者认识的模糊性31-35
  • 5.2.1 拍摄者审美趣味的模糊性31-32
  • 5.2.2 拍摄者的情感具有模糊性32-33
  • 5.2.3 拍摄者创作过程具有模糊性33-35
  • 5.3 欣赏者接受的模糊性35-37
  • 5.3.1 模糊性是欣赏者认识事物的方法35
  • 5.3.2 欣赏者视觉语言的偏差性35-36
  • 5.3.3 欣赏者形象思维的模糊性36-37
  • 6 模糊性手法在摄影影像中的应用37-44
  • 6.1 影像拍摄中的模糊性手法37-42
  • 6.1.1 调整快门速度法37-38
  • 6.1.2 多重曝光模糊法38
  • 6.1.3 调整影调拍摄模糊法38-40
  • 6.1.4 逆光拍摄模糊法40
  • 6.1.5 倒影、阴影40-41
  • 6.1.6 道具借用模糊法41-42
  • 6.2 影像后期处理中的模糊性手法42-44
  • 6.2.1 利用软件后期调整色彩模糊法42
  • 6.2.2 利用软件调整图像模糊法42
  • 6.2.3 拼贴模糊法42-44
  • 7 模糊性摄影影像的评价44-47
  • 7.1 模糊性摄影影像是摄影影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44-45
  • 7.2 正确对待模糊性摄影影像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恒;;摄影在数字环境下的艺术创作与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年06期

2 卓凯罗;;模糊的影像——摄影本体的丧失或进化[J];美苑;2012年02期

3 潘攀;;略论中国绘画的“模糊”魅力[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4 张景超;;吕荧的“拍案而起”[J];艺术广角;2010年03期

5 石龙;;油画艺术创作的模糊性[J];艺术广角;2010年03期

6 李刚;;视觉信息传递的模糊性[J];美术大观;2010年03期

7 孙文清;;论模糊广告[J];新闻界;2008年02期

8 刘咏松;;论设计的模糊性[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9 赵强;;模糊词义的相对模糊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蒋有经;;模糊修辞审美的再造性功能及其成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模糊性摄影影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330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