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的修辞来探寻摄影语言的修辞手段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的修辞来探寻摄影语言的修辞手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文字,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到妙语连珠的老人,我们究其一生都在学习说话的艺术,那么语言的艺术就是——修辞。修辞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更为准确、生动而鲜明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的出现打破了语言文字一统天下的局面,它不像语言那般有着诸多限制,它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需要学习,人们从图像中就能掌握信息,甚至是看到人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事物。摄影作为表现语言的一种,它的传播媒介是照片,那么如何让一张照片对于眼球具有吸引力,能够清楚地表达拍摄者的思想和主题,能够让照片富有美感,同样也需要一些表达手段来实现,那么这些表达手段,我们可以归纳为摄影语言的修辞。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拍照变得简单,按下快门,生成图像,一张照片应运而生。但是,这张照片仅仅只能称作照片,它缺少美感,没有表现力,不能在情感上引发观者的共鸣。那么,如何让一张照片在形式上符合审美原则,让人有美的感受,就需要运用摄影语言的修辞手段来赋予其独特性,使照片的表达效果超越我们平常单纯记录的影像。本文通过对文学修辞的探讨引发了对摄影语言修辞的探索,分成了三个部分来分析:首先阐述了文学修辞的有关概念;然后由文学修辞的概念引发对摄影修辞的思考,对于摄影语言的修辞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论述了修辞对于摄影语言的意义;最后着重探讨摄影语言中是如何运用修辞来表达主题的。
【关键词】:文学修辞 修辞手段 摄影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4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9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7
- 二、研究方法7-9
- 第一章 文学的修辞手段概述9-13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要素9
- 第二节 文学的修辞手段9-11
- 第三节 修辞在文学中的意义11-13
- 第二章 摄影语言修辞的意义13-17
- 第一节 摄影语言修辞的概念界定13-14
- 第二节 摄影语言修辞的意义14-17
- 一、增强视觉感染力15
- 二、体现个人审美意愿15-16
- 三、获得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16-17
- 第三章 摄影语言修辞的运用17-44
- 第一节 一幅优秀照片所需具备的基本元素17-19
- 一、有价值的主题17-18
- 二、能够承载主题的主体18-19
- 三、能够烘托主体的环境19
- 第二节 摄影语言的修辞手段研究19-44
- 一、组合拍摄对象20-21
- 二、润饰拍摄对象21-23
- 三、选择合适的相机23-24
- 四、选择合适的镜头24-25
- 五、选择独特的拍摄视角25-26
- 六、选择适当的曝光时间26-27
- 七、选择合适的光圈和景深27-28
- 八、选择或创造适当的光线28-34
- 九、合理进行色彩配置34-37
- 十、合理利用黑白表现37-40
- 十一、适当选用滤光镜40
- 十二、恰当运用透视原理40-42
- 十三、后期修饰拍摄对象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比喻——内心的镜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汤素琴;;如何实现接受效果最优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杨洁;;西方修辞学与汉语修辞学关于语境研究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4 刘荣琴;;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与文化效应[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陈丽霞;;汉语VO三字格熟语结构语义特点及修辞功能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郝瑾洁;;近十年的汉语理论修辞学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崔锡章;从语言特点看汉代医籍适应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8 欧阳禾子;帅茨平;郭博颖;胡元元;;图形中文学修辞的表述[J];包装工程;2008年08期
9 黄海蓉;;网络语言中常用修辞手法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宏伟;刘永峰;;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修辞格构建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3 褚金勇;现代性视域下的“五四”文学革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s
本文编号:456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45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