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与“人类纪”的文化解读——影像、诗歌和生命不可承受之物
本文关键词:生态危机与“人类纪”的文化解读——影像、诗歌和生命不可承受之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纪的概念不仅是某种宏大叙事,它还为我们带来了借自然和人文考古的方法来阅读全球生态危机的机会,以审视地质断层的眼光来读解人类社会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以及其中权利和慢暴力的运作。大洋中的塑料涡流、中途岛上的信天翁、非法回收业的劳动者、滇池之死的悼念者和忍受着身体疼痛的女工——他(她、它)们之间深刻而矛盾的互相关联只有作为生命和文明的残留物出现在人类纪的地质断层上时才会充分显现。本文所讨论的当代诗歌和摄影作品就构成了这样的图景。作为生命的残留物,他(她、它)们的这种矛盾的关联解说着今天,呼唤着选择和改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人类纪 生态危机 慢暴力 诗歌 摄影 塑料世 生态女性批评
【分类号】:I106.2;J405
【正文快照】: 对大多数人类成员而言,生态危机是个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的话题。人人都已经对之耳熟能详,又似乎尚未与之劈面相逢。1990年代末,美国大洋赛艇家和海洋科学家查理斯·莫尔(CapitanCharles Moore)的一个发现却开始打破这个似是而非的关系。那年他从夏威夷驾船返回他所在的加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庭晨;“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07期
2 张焕明;人在自然界中主体地位的双重确证——兼论人是“生态危机”的中心[J];学海;2001年04期
3 黄立华;环境文学:生态危机时的一种新视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4 魏法汇;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危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应克复;中国的生态危机[J];炎黄春秋;2005年07期
6 郑淑欣;;生态危机与人的自我反思[J];黑龙江史志;2006年01期
7 陈俊;;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及出路[J];伦理学研究;2007年01期
8 梁玉莹;杨雄琨;;生态文学批评——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视点[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李显文;;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长江;曾鹰;;生态危机:当代技术文化危机与系统转化[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胡刘;;生态危机的根源:何种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存危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健;伍玉林;;生态伦理: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郭殿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21世纪的资本主义[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方世南;;绿色生存方式:人类和谐生存的理性选择[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娄瑞雪;;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A];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文化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平;;生态危机的后马克思主义诊断路径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杨富荣;杨海莹;;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和;生态危机时代的学术转型[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湖南师大副教授 李培超;生态危机的警示[N];湖南日报;2000年
3 李瑞芳;生态危机与人的生命价值[N];中山日报;2008年
4 武洁;增强防范“生态危机”的意识[N];贵州日报;2009年
5 陈学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王志成;宗教应通过对话适应新时代[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孟根龙;警醒生态危机的严峻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鹏;中国生态危机实录[N];发展导报;2005年
9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金家厚;以人类文明审视现代社会生态危机[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张志扬;两条生存之路[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5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建明;红绿对话[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新萍;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月祥;生态危机与政治抉择[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娅楠;生态危机理论视阈下的山西“生态兴省”战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冀星辰;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及其应对[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文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陈捷;布克金生态危机根源论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张海燕;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田慧;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威;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国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4年
10 张书琳;生态危机根源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危机与“人类纪”的文化解读——影像、诗歌和生命不可承受之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48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