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瞬间”
本文关键词:永恒的“瞬间”
【摘要】:“四月影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其辉煌的历程奠定了她在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她的发生与发展是摄影人主体意识觉醒的体现。虽然她的生命历程仅仅三年,然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永恒的“瞬间”,其轰动效应影响至今。“四月影会”历经风雨和磨难,终于盼来了当代中国摄影文化的空前繁荣与蓬勃发展,她的精神力量感染着后人,展望未来,摄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本文以“四月影会”的发展为主线,就“四月影会”的摄影意识,时空观念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四月影会”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摄影发展的后续影响。
【关键词】:四月影会 轰动效应 创作意识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4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7
-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7-8
- 三、 研究现状8-9
- 第一章 “四月影会”的发展历程9-21
- 一、 “四月影会”的缘起9-11
- 二、 “四月影会”和它的轰动效应11-21
- 第二章 “四月影会”摄影意识的时空观念21-31
- 一、 物质时空——影像形式风格的多元性表现21-27
- 二、 精神时空——影像存在的价值体现27-31
- 第三章 “四月影会”的后续影响31-43
- 一、 当代摄影主题意识的觉醒31-34
- 二、 当代摄影多元性的融合、互动、创新与发展34-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湖;;影像“扫街”:晚报纪实摄影与城市漫游[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2 陈文;;重拾人文 再赴民间——从三峡题材看中国当代纪实摄影[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钟丽茜;;本雅明论摄影技术与纪实影像的先进文化功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韩丛耀;;中国早期纪实摄影传播:从贴册到新闻报刊[J];中国出版;2011年14期
5 祖宇;;透过“真实”看“史实”——对纪实摄影创作本源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硅;;论纪实摄影的历程、进程及其走向[A];按“华赛”标准共创中国新闻摄影新辉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洁玲;;是语言观念还是记录工具?——浅论摄影艺术的双重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丁遵新;;摄影与快餐文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4 曾璜;;对世纪之交中国新闻摄影的几点思考[A];奋力推动新闻摄影与时俱进——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暨新闻摄影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巩志明;;浅谈摄影报道(组照)的四种形式[A];奋力推动新闻摄影与时俱进——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暨新闻摄影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江北战;韩凝华;;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兼论新闻摄影的转型[A];奋力推动新闻摄影与时俱进——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暨新闻摄影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潘伟;;一个全新的行当——报纸摄影专栏作家[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8 赵硅;;中西摄影文化在交流中变异融合[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向跃平;;摄影:了解中国农村妇女的心声——福特基金会妇女生育卫生项目在中国云南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蔡毅;;他与中国摄影事业同在——谈石少华同志对中国摄影事业的贡献[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勇;影像方志:区域研究与纪实摄影结合的新尝试[N];中国摄影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婷;纪实摄影为何只有“节庆”一张脸[N];文汇报;2010年
3 王诗戈;“中国摄影”析[N];中国摄影报;2010年
4 钟社谐;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创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记者 方妍;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创刊[N];中国摄影报;2010年
6 任悦;纪实摄影的形而上与形而下[N];中国摄影报;2011年
7 记者 谷少传 通讯员 林苏桃;打造中国摄影第一湾[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记者 王菲菲 王学涛;朱宪民:纪实摄影要对历史负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栗康;“纪实摄影”不该有任何优越感[N];中国摄影报;2011年
10 刘清;关怀社会 尊重生命[N];中国摄影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边千慧;拟像的摄影史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文;中国当代纪实摄影风格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李科燕;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3 刘金龙;90年代上海都市纪实摄影家的个案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卫国;中国新时期专题纪实摄影的文化心理嬗变[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5 王望;永恒的“瞬间”[D];河南大学;2012年
6 高佳;现实主义绘画影响下的纪实摄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段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纪实摄影内含人文情怀的探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8 陶佳玮;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磊;裂变—当代中国纪实摄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浩;当代中国“实验性”纪实摄影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8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63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