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像的摄影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拟像的摄影史考察
【摘要】: 本文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拟像”摄影的历史考察,也是围绕“拟像说”的摄影理论的梳理与回溯。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围绕摄影理论的种种著述中,关于“拟像说”的争论不断。拟像摄影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摄影及影像价值的传统认知,“拟像摄影”强调摄影图像既是“摄影主体”,又是“摄影客体”的这样一种“自我指涉”关系;而以“拟像”为名义的摄影本质审视,则来源于对现代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图像消费”的反省与批判。在摄影语言方面,“拟像”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摄影揭示、遮蔽与再造日常现实之间的关系;在摄影媒介方面,“拟像摄影”更着力探讨从“以摄影独有的方式再现”到“再现的再现”,以及摄影形式的“居间性”等媒介性质的嬗变过程。 本文以摄影史中的“拟像说”为核心,以摄影技术的复制性及其拓展为主轴,主要分为四部分,即:“拟像说”与摄影“灵光”概念的渊源,“拟像说”摄影的“复制性”阶段,“拟像说”与摄影的“模拟性”阶段;“拟像说”与摄影的“虚拟性”阶段。其中以第四章为重点考察章节。 本文认为:摄影史中的“拟像”问题既表现为一种对于“摄影图式”的解构,同时也是一种新图式的建构。对于摄影史上“拟像”问题的探讨,可以丰富对于摄影作为“现代社会不可分割的认识手段”的思考,也可以加深对其社会功用以及文化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对摄影作为一种“创建生活的方式”的文化角色的理解,将对摄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另一层意义的阐释。
【关键词】:拟像 摄影史 摄影图式 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4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导论9-28
- 一、提出选题9-11
- 二、"复制性"对于本文的意义11-13
- 三、基本概念13-17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17-24
- 五、本文结构24-28
- 第一章、解题28-38
- 1.1 "拟像摄影"在摄影史中的典型表现28-29
- 1.2 摄影史中"拟像说"的实质29
- 1.3 摄影史中"拟像说"的讨论前提29-31
- 1.4 "拟像"作为一个摄影关键词31-33
- 1.5 "拟像说"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33-37
- 1.6 本章小结37-38
- 第二章、"拟像说"与摄影"灵光"概念的渊源38-52
- 2.1 本章前言38
- 2.2 灵光对于摄影的文化意义38-46
- 2.3 灵光对于摄影史中拟像问题的意义46-52
- 第三章、"拟像说"与摄影"复制性"阶段52-83
- 3.1 本章前言52
- 3.2 复制、拷贝52-54
- 3.3 "拟像说"的复制性阶段本源概念:木乃伊情节54-56
- 3.4 "拟像说"的复制性阶段考察56-77
- 3.5 本章小结77-83
- 第四章、"拟像说"与摄影"模拟性"阶段83-132
- 4.1 本章前言83-88
- 4.2 模拟、拟像88-89
- 4.3 "拟像说"的模拟性阶段本源概念:摄影的自我指涉89-92
- 4.4 "拟像说"的模拟性阶段考察92-125
- 4.5 本章小结125-132
- 第五章、"拟像说"与摄影"虚拟性"阶段132-157
- 5.1 本章前言132-133
- 5.2 后摄影时代、虚拟133-137
- 5.3 "拟像说"的虚拟性阶段本源迷思137-144
- 5.4 虚拟性阶段的图像呈现方式和"摄影式的外表"144-149
- 5.5 本章小结149-157
- 第六章、总结157-169
- 6.1 总结157-158
- 6.2 "拟像说"对于摄影认识的深化158-162
- 6.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162-164
- 6.4 一个开放的结尾164-169
- 附录1:参考文献169-175
- 附录2:图片来源175-177
- 附录3: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77-178
- 致谢1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章;现代性的辩证法——从现代性方案到现代性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2 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性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管宁;;当前中国文学的时尚化倾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傅丽珍,金亮贤;行政强制制度历史成因略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6期
7 张鹏翔;作为新人道主义的发展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8期
8 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12期
9 高德步;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萧瀚;解读《送法下乡》[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黄轶;苏曼殊文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虹;风雅硕人[D];暨南大学;2005年
2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陈力;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鲁飞;并置与矛盾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丹;解读现代发展观下的时尚消费[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向玲玲;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D];厦门大学;2006年
7 张亚林;道德精神和法律精神的嬗变[D];东南大学;2005年
8 张淳;卡夫卡与阿伦特:犹太人·异乡人·现代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江磊;论信息社会政府组织网络化[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许佳;发现生活的人将失去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1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71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