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
本文关键词: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年
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
李雪莉
【摘要】:康有为是清代著名的书学理论家,《广艺舟双楫》为其重要的书法理论作品,在该作品中,康有为将自己的书学思想完整的体现出来,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系统的书法理论著作,被学术界誉为书论中的《文心雕龙》,对清代后期乃至近现代的书法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广艺舟双楫》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对文章本身的注译和解析上,,还有一些研究者主要探析文章中的美学思想、技法操作等,很少有人注意研究其书法批评。因此,本人从其书法批评角度出发,探究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批评意义。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探析康有为的书法批评。从批评的目标出发,康有为强调发展的历史观,那么,在书法研究上也是如此,只有“变”才能使书法具有生命力,书法革新是其进行书法研究的最终目标。在《广艺舟双楫》中,书法革新思想贯穿全文,并提出要法古通变,即以古开今,建立其所倡导的碑学体系。 从批评的路径出发,康有为在对书法的源流及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后,提出了碑学和帖学两个概念,认为帖学已坏并逐渐流于单调和僵化,相反碑学则笔画完好,精神充足。通过碑学和帖学的对比,确立碑学的地位,从而实现由姿媚的靡弱书风向雄浑阳刚书风的艺术转换,追求新理异态。 从批评的方法与特征出发,康有为在形式上,运用了归纳比较的方法,在追求意境上,则运用了传统的感悟方法,二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批评方法体系,使文章规模宏大,具有了思辨性和现实性。 从批评的意义与局限出发,康有为推出的雄浑阳刚书风,是对审美取向规律和时代审美需求的把握。康有为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自觉的革新意识是他对书法史的独特贡献,在继承传统宝库精华资源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引导人们追求新理异态的书风,为书法创作注入了新意。《广艺舟双楫》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就在于其以“变”为主体,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使碑学成为一个流派。由于作者当时所坚持的思想和特殊的心情,使得此书存在着极端化倾向和一定的局限与矛盾。虽然康有为的批评体系存在着局限和矛盾,但它的理论价值仍然有目共睹,并大大影响了后世的书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良桢;;康有为与沈曾植[J];书法之友;1997年04期
2 虞卫毅;;《广艺舟双楫》臆说[J];书法之友;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10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珣;柳与园林造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高明宇;高卉民先生写意画之写与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小星座[J];青少年书法;2003年07期
2 野狐禅;;网眼看书坛(二十)[J];东方艺术;2009年16期
3 傅爱国;;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吴雪先生的书法艺术[J];书画艺术;2011年03期
4 和龑;书香载道 陶冶在心——欣赏程方平先生《四体四书》有感[J];民主;2005年08期
5 慕容森;;《书法学》修订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书画篆刻年鉴》审稿会在杭举行[J];书法之友;1995年01期
6 陆璐;;书法现代意识简论[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7 麻雯;;绚烂人生在笔端——访著名书法家贺一平[J];北京纪事;2007年09期
8 ;河北省将于2009年招收首批书法学本科生[J];考试与招生;2009年02期
9 王存海;谈书法学习[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斌;;大学公共书法教育的内容构成[J];艺术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简介[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録(2008)[C];2008年
3 毛选选;;楹联书法断想[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名录(续五)[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臧大祥;;运用科层管理机制实施“三级”教材建设[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7 陈维彪;;浅谈《龙门二十品》的地位、影响及其意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段剑源;;君子立身,务修其本——与设计专业大学生谈书法课学习的重要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谷向阳;;加强楹联书法学科建设势在必行[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彭一超;;试论联墨艺术的时代性[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路云亭;[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 王岳川;[N];美术报;2010年
3 尹鸿祝、卫敏丽;[N];光明日报;2003年
4 李义兴(《中国书法》杂志编辑);[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张志和;[N];中国文物报;2002年
6 郭伟;[N];河北日报;2008年
7 沈纯理;[N];中国文物报;2008年
8 李洪智 潘国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李菲;[N];绍兴日报;2007年
10 蒋君慧 ;[N];美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兆彬;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维东;清代《大观帖》鉴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邵敏智;清代书法理论之碑学审美意识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9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徐海;赵之谦篆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莉;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安辉;抗战内迁对西南地区书法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艺璇;近三十年河南书法展示活动组织运作[D];郑州大学;2012年
4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5 万拥军;论书法在数字时代的有效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照;书法与平面设计艺术的共性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学峰;双峰并峙,两种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吴新来;清代岭南碑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童子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冯水卿;康有为书学思想批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