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明代书法_《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2 16:52

  本文关键词:清代朝廷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清代朝廷书法研究

陈佳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官方实用及清代朝廷书法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现状、史料整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第一章首先研究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章深入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审美核心。通过南书房君臣书艺互动研究清代帝王如何形成书学观念,,并通过御制刻帖、帝王赐书研究清代帝王书学观念如何发挥作用。 第三章进行清代朝廷书法教育传承研究,无论皇子书法教育,还是官学书法教育、民间私学书法教育、家庭书法教育都体现皇权书法审美主张,为维护统治服务。 第四章研究清代科举考试书法,首先以科举制度及科场条例为线索,考察书法在清代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中的实际作用,揭示善书者在科举中的优势;其次深入分析清代科举重书法的原因,包括历代取士观念影响、科举自身局限性及深层次的政治原因等;最后还原历史,研究清代科举重楷法的深远影响及后果。 第五章从清代朝廷书法善书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军机章京、翰林官、笔帖式。大体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其一研究善书群体所在机构的政治地位及其职掌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其二研究善书群体选授、升迁中善书者的优势。这些善书群体“以书入仕”、“以书邀宠”在清代朝廷书法发展中影响巨大。 第六章研究清代圣旨与御制碑书法,圣旨与御制碑书法是清代朝廷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首先进行清代诰敕书法总体概况研究及明清诰敕书法比较研究。其次进行清代御书碑及清代官员奉敕书碑书法研究。 第七章以御制《四库全书》为例进行清代御制修书誊录研究。主要包括清代御制修书字样及清代誊录“以书入仕”、“以书升迁”的状况。证明清代大规模御制修书在朝廷书法程式化与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余论进行清代馆阁体研究,包括馆阁体考、馆阁体释义、馆阁体的发展阶段及艺术特征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9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甫;论康熙时期的南书房[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02期

2 郭宏珍;;古代官方祈雨考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徐文达;馆阁体探源[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朱文;;古代文书的书法要求[J];档案;1985年06期

5 徐伯鸿;;“台阁体”不能等同“馆阁体”辨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侯楠;关娴娴;;清代皇族教育给予当前中学教育的启迪[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7 吴仁安;;清代的翰林院和翰林[J];历史教学;1981年02期

8 高慧斌;;清代上书房师傅制度新探[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9 秦国经;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J];历史档案;1993年01期

10 金卫国;;清朝名臣方观承[J];历史档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元锋;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彦章;清代的奖赏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昌庆志;北宋馆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李慧斌;宋代制度层面的书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云松;清初翰林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徐彩霞;清代科举制度对士子学风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俊起;清代中晚期科举考试偏重书法风气之考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庆宇;明清宗室教育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A llan Barr(白亚仁);论《王者》的由来[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3 尚继武;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聊斋志异》女权伸张[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4 郑东;对蒲松龄写作生涯的实学考察[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5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6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7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8 刘洪强;刘翠红;;《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五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9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10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性别与权力:清代女性参与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刚;;论晚清官场中的请托——基于《荣禄存札》的分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哈斯巴根;;清初的巴克什与满蒙关系[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张雅晶;;清代完颜氏和素事迹考[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崔军伟;;清代纪传体国史纂修与皇权掌控[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7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4期[C];2012年

8 周喜峰;;黑龙江地区各民族与雅克萨战争[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周喜峰;;试论清政府早期对黑龙江各民族的行政管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缴艳华;;城市中轴线控制下的地区形成过程之研究——以北京东交民巷地区的变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高明宇;高卉民先生写意画之写与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曌嫘;整与和之古汉字字体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炳炎;清代旗人封爵略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王日根;;试析清代科举考试舞弊中的挟带[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翁连溪;清宫武英殿刻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4期

4 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6 陈元锋;论北宋诗歌的“馆阁气象”[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7 向中银;晚清宝星制度初探[J];佛山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张世芸;三希堂[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04期

9 屈六生;故宫藏满文图书[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01期

10 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2 张再林;中唐——北宋士风与词风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廖泓泉;北宋前期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虹;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成明明;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常书红;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开良;;贵州乡试开科与田秋[J];贵阳文史;2007年01期

2 李秉(钅监);;登第亦流辛酸泪[J];教师博览;2001年05期

3 刘希伟;;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J];清史研究;2010年03期

4 彭丽;;论唐代宰相对科举录取的干预[J];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期

5 王国昌;;《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科举屡试不中原因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孙克诚;帝王政治“隔代亲”[J];书屋;2005年08期

7 海蒂;王宇;;肚里没有[J];中华魂;1997年09期

8 平川;张献忠起义政权的科举考试情形[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景献力;关于《文选》一书成为科举教科书的时间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李盛仙;妙趣横生说批语[J];思维与智慧;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张杰;;清代殊卷所见蒙古旗人科举家族[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3 宋志成;;科举与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4 周振鹤;;清末科举考试策问中所反映的世界与中国(提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5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6 金滢坤;;唐五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中国最早的“高考移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杨齐福;;移民与清代台湾科举制度[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8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10 魏明孔;;唐代科场作弊及防范诸对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 郭渊 赵海波 吉艳敏;[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冯汉亭;[N];民主协商报;2006年

3 陆建承;[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伍晓蔓;[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翟伯成;[N];联合日报;2010年

7 河北省丰南市委党校 金铁锋;[N];中国人事报;2001年

8 通讯员 高兆辉 袁旺 记者 赖有生;[N];中山日报;2009年

9 ;[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戴继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许文继;清代南书房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党伟龙;中国古代读书人健康问题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姜传松;清代江西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肖建新;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的基本问题[D];河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庆;清代士子科举考试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文绮;清代灵石何氏家族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何欢;清代乡试中的落第士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三保;清代科举的衰亡与启示[D];东南大学;2005年

5 易波;作弊与防弊博弈中科举考试功能的异化[D];湖南大学;2011年

6 曹靖华;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张泗洲;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佟红梅;清代八旗蒙古武举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旭;八旗科举仕途:1644-1795——与金元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恩荣;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朝廷书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2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