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比较
发布时间:2017-04-02 20:02
本文关键词: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轼与黄庭坚是书法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行书的表现有着个人独特的魅力。行书的发展历经了魏晋、唐朝的辉煌,到北宋年间,便由注重“字外形”向注重“书家内心世界”过渡,“尚意”书风一发而起。苏轼与黄庭坚,他们的行书一个“天真烂漫”,一个“雄强刚劲”,但无论是行书创作抑或行书审美表现,都紧紧围绕着“重自我、轻法度”的“尚意”书风。苏轼与黄庭坚二者一直是当下书坛议论纷纷的关键人物,学术上对他们的分析层出不穷,但本文的重点在于将二者行书审美表现结合比较,以突出各自的审美特色,再从技法审美表现层面进行分析,沿着他们行书技法发展的脉络,紧扣审美的维度,捕捉他们二者的异同点。书法作品要求展现书者书写创作的美感,我们先从美的角度品赏苏轼与黄庭坚的行书,然后将把握到的审美观念融入到书法的每个角落,包括思考、创作与欣赏,在提高个人审美感观的同时也让书写创作充满美态。
【关键词】:苏轼 黄庭坚 审美 行书 尚意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摘要4-7
- 目录7-9
- 绪论9-13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9-11
- 二、本选题的意义11
- 三、研究内容、思想和方法11-13
- 第一章 苏轼与黄庭坚书法审美产生的成因13-17
- 第一节 晚唐书风审美的影响——释亚栖的创新论13-14
- 第二节 北宋前期政治文化的推动14
- 第三节 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14-17
- 第二章 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表现比较17-31
- 第一节 审美表现的共性探讨——以“我”为中心代替以“法”为中心17-20
- 第二节 表现的不同:“天真烂漫”与“雄强刚劲”的行书审美表现比较20-31
- 一、细节的表现20-24
- 二、速写式表现24-26
- 三、象征的表现26-28
- 四、综合的表现28-31
- 第三章 苏轼与黄庭坚行书的审美艺术观比较31-41
- 第一节 “尚意”的两种表现:“新意”与“古意”的审美理想31-34
- 第二节 “尚意”的两种行书创作观:“道技”与“妙心”34-35
- 第三节 苏黄行书对“尚意”的继承与发展35-41
- 一、“尚意”的继承35-37
- 二、“尚意”的发展37-41
- 第四章 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之批评论41-49
- 第一节 典型特征:“丰腴”与“瘦劲”41-43
- 第二节 审美趣味:“石压蛤蟆”与“死蛇挂树”43-44
- 第三节 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尚意”书风的功能性44-46
- 第四节 对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尚意”书风的批判46-49
- 第五章 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对后世的影响49-55
- 第一节 文人书风的推行49-50
- 第二节 深化书法的抒情写意功能50-51
- 第三节 趋雅避俗的书法创作51-55
- 第六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59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9-61
- 致谢61-63
- 个人简历63-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秋萍;;重塑空间结构——黄庭坚草书艺术及《廉颇蔺相如列传》赏临[J];青少年书法;2010年14期
本文关键词:苏轼与黄庭坚行书审美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