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巨变下的争鸣近代吴派、赵派篆刻艺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5:46
   近代篆刻艺术在社会巨变的环境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思想与外来文化的夹击下艰难支撑。但外部的重压却激发出这门古老艺术的潜能,展现出逆势而上的坚韧,其中吴昌硕为代表的吴派和赵叔孺为代表的赵派是那一时期中国印坛的两股强劲力量。两派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他们之间的争奇斗艳堪称近代中国印坛的缩影,也是这一时期篆刻艺术强势反弹的具体表现。从历史传承来说,吴派和赵派的艺术魅力绝非凭空创设,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历代前辈的耕耘、探索。无论吴派或赵派,方寸之间呈现的奥妙时而闪过丁敬的刚健,时而附体邓石如的婉约。同时,近代学术、交通的发展让不同派系间的交流互补成为可能。吴派掌门吴昌硕即为浙江人,早年师承浙派,同时吸取其他派系的优秀元素加以融合,渐渐形成钝刀直入、着重虚实的写意风格。而出身官宦世家并同为浙江人的赵叔孺的作品中则透视出多个派系的结合,其朱文线条犹如工笔,同时在笔划节奏上取法赵之谦等浙派名家,使作品更加完善。但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篆刻连同书法、中国画等传统艺术纷纷陷入停滞,甚至在特定时期内被贴上了“四旧”的标签。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篆刻艺术出现了创作的断代和人才的断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趋豪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持续发展,篆刻艺术的价值也被重新拾起,并在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除传统形式外,篆刻元素还被广泛运用平面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便是其中经典。此刻将断线的历史文化重新衔接是是必要且急迫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上个世代的代表性篆刻流派具有传承的意义。本文结合历史,社会,艺术多个角度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篆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梳理特定历史阶段与此相关的环境背景与时空变化,例如外来文化的影响,考古领域的发展,市场形态的改变等。通过大量案例的类比分析及对比分析,发现并归纳隐含在深层次的艺术规律,理清流派生成的脉络与结构。从篆法、章法、刀法以及边款对两派篆刻艺术特点进行分类解剖,逐一解读,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了解艺术风格形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论文分为三大体系,第一,从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整理篆刻艺术走入近代所经历的变迁和所产生的时代特质。第二,对吴派与赵派篆刻在这一时期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从领头人的艺术养成,影响范围,发展途径等方面多层次着手,并挖掘显性或隐性的艺术规律。第三,从篆刻的艺术层面入手,瞄准篆法、章法、刀法、边款几大要素,列举大量实例进行深入分解,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求后辈印人引以为鉴。通过对吴派与赵派篆刻的对比研究,结合各自作品的清晰呈现,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吴派与赵派在篆刻领域各自扮演的角色。吴派创作相对自由奔放,赵派创作力求文雅精湛,二者无分优劣更谈不上瑜亮情结,而是像一部机器那样分别在自己擅长的岗位坚守、发扬,共同维系篆刻艺术的运转。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9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近代印坛的格局与变迁
    2.1 近代篆刻的承袭轨迹
    2.2 近代社会变迁对篆刻艺术环境的影响
    2.3 近代篆刻变革的外在表现与成因
第三章 吴昌硕、赵叔孺与近代篆刻流派
    3.1 近代篆刻流派的形成与分类
    3.2 吴昌硕、赵叔孺流派形成轨迹
    3.3 吴派、赵派篆刻艺术发展途径
第四章 吴派、赵派篆刻艺术风格、印学思想对比分析
    4.1 吴派、赵派治印理论探究
    4.2 吴派篆刻艺术特点解析
    4.3 赵派篆刻艺术特点解析
    4.4 吴派、赵派篆刻艺术差异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吴派、赵派篆刻艺术成就
    5.2 吴派、赵派篆刻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版引征说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尘;;吴昌硕的篆刻人生[J];中国书法;2014年23期

2 张翀;;吴昌硕的东瀛世界[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3年12期

3 孟令琦;;浅谈篆法、章法、刀法及其相互关系[J];书画世界;2013年05期

4 闫恩双;;浅论民国官印的发展[J];书法赏评;2013年03期

5 侯开嘉;;齐白石与吴昌硕恩怨史迹考辨[J];荣宝斋;2013年01期

6 诸葛慧;;西泠八家的篆刻艺术成因及其影响[J];中国书法;2012年12期

7 沈揆一;;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上海与日本之间的美术交流[J];美术馆;2008年01期

8 孙慰祖;;保存文脉与艺术家的生存——民国海上篆刻群体的递承与经济生活[J];上海文博论丛;2006年04期

9 赵宏;;“篆刻”释源——兼论篆刻与印章的关系[J];书法世界;2003年04期

10 王氏民;再论民国官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眉;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研究(1840年-1930年)[D];上海大学;2015年

2 陈国成;中国古代印论的理论渊源与框架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作龙;吴昌硕篆刻款识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陈可奇;“太阴”之韵:赵叔孺印学探赜[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罗超阳;赵叔孺和陈巨来的印章章法比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周子牛;论民国时期的篆刻艺术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仇瑜涛;沙孟海篆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鹏;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篆刻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逯国平;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刀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王昊宁;陈巨来篆刻艺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雨;西泠印社与中国印文化的近代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6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86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