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欧阳询、虞世南二者对比研究来看初唐楷书
本文关键词:以欧阳询、虞世南二者对比研究来看初唐楷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初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其鼎盛面貌在世界可谓首屈一指,在此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文化艺术得以繁荣发展,唐楷正是置身于这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字体的演变至此已渐趋成熟,楷书成就可看作是魏晋以来之顶峰,为中唐楷书推向新高潮作出了必要的铺垫。初唐楷书四家中的欧阳询、虞世南是历经前朝最早入唐的书家,二者虽书学魏晋,但楷书方面展现的艺术面貌为前朝未有,所达到的高度足以影响并扩展到这个新生的时代,直至后世。故笔者通过以欧、虞二人为研究对象,投身于初唐时代背景下,二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意识。共通之处背后必然有其差异之处,因不同的心理性格造成了笔法取舍的分道扬镳。要想对初唐楷法深入探究,必须先要对欧、虞二人进行全面、完善对比研究贯穿主线中去,从对法度取舍、审美追求来过渡到作品分析字体结构、点画及章法的异处,从而对初唐楷法的继承发展进行更具体的总结概括。 现当代对研究初唐楷书的作品多为时代个体研究。本文旨将代表人物置身于时代背景中,以人物比较来看整个时代,通过在分析书家及作品差异个性过程中来研究初唐楷法对魏晋的继承发展。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欧、虞的比较逐渐加深对初唐楷法传承发展的认知,并望能将这种溯源古法创新性的运用到楷书学习和创作中去。 本文第一章主要对从书家本身入手,对欧、虞二人及其艺术风格简练的总结。第二章对于二人在二王方面的继承、审美标准及笔法方面的比较深入分析其书法特点异处的根源。第二、三章为本文的重要部分,第三章首先阐明初唐楷法的地位,及楷法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且通过欧、虞二者的笔法传承来总结分析初唐楷法对魏晋楷法的继承及发展。第四章阐述了欧、虞二人作为初唐楷法的传承发展的代表对中原唐朝及东南亚书坛的影响,并得出对当代笔墨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初唐 魏晋 楷法 欧阳询 虞世南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一、 欧阳询、虞世南及其艺术风格7-9
- 1、 欧阳询与虞世南7
- 2、 二者艺术风格7-9
- 二、 欧阳询、虞世南二人书法创作对比研究9-14
- 1、 对二王的继承9
- 2、 审美标准的异同——均衡适宜与尚意重韵9-10
- 3、 欧阳询、虞世南楷书笔法比较10-14
- (1)、 字体结构——平正中见险峭与端庄俊逸10-11
- (2)、 具体点画———外露筋骨与内含刚柔11-12
- (3)、 章法的比较——“纵有行,横有列”与“纵有行,,横无列”12-14
- 三、 初唐楷书对魏晋楷书的继承发展14-20
- 1、 初唐楷书在楷书发展史中的地位14
- 2、 初唐楷书的特点14-16
- (1)、 “尚法”为中心14-15
- (2)、 以官楷书法为代表,书法发展多元化15
- (3)、 兼容性强15-16
- 3、 初唐楷书产生的原因16-18
- (1)、 楷书自身发展演变以至成熟16
- (2)、 审美的时代性16-17
- (3)、 帝王身体力行和制度保证的影响17-18
- 4、 初唐楷法对魏晋楷法的继承发展18-20
- (1)、 对魏晋楷法的继承18
- (2)、 继承下的突破发展18-20
- 四、 初唐楷法的传承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20-23
- 1、 对后世的影响20-21
- (1)、 对同时期的中原20-21
- (2)、 对海外书坛的影响21
- 2、 对于当代笔墨创新的启示21-23
- (1)、 置于对传统的理性回归中大胆创新21-22
- (2)、 坚持己见,取舍有法22
- (3)、 学书经典重意轻形,理论创作密切结合22-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5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25-26
- 致谢2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克;魏茂军;;浅析唐太宗与褚遂良的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秦琴;王伟;;论李煜的书法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黄伟;;书法字体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世界;2008年06期
4 杨爱侠;;《兰亭序》之书法鉴赏[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5 武振宇;;略论唐代书学理论关于王羲之书法地位的变迁[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肖克;;简述汉代的书法艺术理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7 陆建祥;;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8 皮天宇;;浅谈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年19期
9 王志新;;对赵壹《非草书》理论价值的审视[J];大众文艺;2012年18期
10 夏琴琴;袁惠芬;;试论汉字在现代创意设计中的表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砺志;黄建国;;城市书写:西安书法景观现状与城市形象关系研究——以西安大遗址曲江文化景区中书法元素运用得失调研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建立;《艺文类聚》编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蔡清德;十五至十六世纪金陵书法的区域性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章剑华;中国书法的现代构建[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刘奉文;《三国志》版本的诸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炬;北宋书论与画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娟;试论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与拓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艳红;汉字图形化的创造性显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3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4 瞿朝祯;魏晋南北朝画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孙晓涛;梁]厥槁塾胧榉ㄑ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贺芳;清中期帖学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赖起凤;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晓军;张怀t厥檠枷胙芯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巽华;孙过庭《书谱》及其书法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孟玲英;唐代篆书发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以欧阳询、虞世南二者对比研究来看初唐楷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6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