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简牍书的渊源与流变
本文关键词:西汉简牍书的渊源与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简牍书法是20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它的出现打破了清代以来一直以为的东汉以前无隶书的说法。这些出土的汉简出土数量多,而且年代跨度也比较大,基本贯穿于整个大汉帝国。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隶变的发展过程、东汉末期楷、行书的萌发以及章草的成熟,对书体发展史是个有力的佐证。这些墨迹书风形态各异、千差万别。有的书迹拙劣,属下层市民所书,有的书迹技法精湛,出于“善史书”手中。对于这些我们来如何处理并从中找出出现的原因?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本文分四个章节论述,一、以隶变文字为坐标,发掘书体演进和书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对汉代简牍书风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二、结合文献所载,证以古代文字的实际使用状态,横向把握不同地域的汉简书风并探求形成的原因。三、通过对“善史书”和民间写手风格的比较,分析形成这一风格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从而为现行书法史所谓的“民间”与“创新”提供真实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简牍 西汉 特点 比较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0
- 第一章 西汉简牍的文献综述10-20
- 第一节 西北汉简10-14
- 一、敦煌汉简10-11
- 二、悬泉汉简11-12
- 三、居延汉简12
- 四、武威汉简12-13
- 五、定县汉简13-14
- 第二节 江淮汉简14-18
- 一、马王堆汉简14
- 二、临沂银雀山汉简14-15
- 三、江陵凤凰山汉简15
- 四、张家山汉简15
- 五、阜阳汉简15-16
- 六、虎溪汉简16
- 七尹湾汉墓简牍16-17
- 八、长沙东牌楼简牍17-18
- 第三节 北大西汉竹书18-20
- 第二章 汉代隶书的发展与流变20-27
- 第一节 西汉隶书20-26
- 一、西汉古隶与秦代古隶的继承关系20-24
- 1、消除篆书形体,,建立新的笔顺和结字方法22
- 2、波势笔的演变及隶书波磔的嬗变22-24
- 二、西汉中期成熟汉隶24-26
- 第二节 东汉隶书26-27
- 一、沿袭西汉末期标准隶书体26
- 二、略加杂体的“俗写体”隶书26-27
- 第三章 汉代简牍的地域风格以及形成的原因27-34
- 第一节 西北边塞汉简风格特征27-28
- 一、条件的艰苦性27-28
- 二、官文与日常俗写体的差异性28
- 第二节 江淮汉简的风格特征28-29
- 一、内容不同29
- 二、书写年代及风格面貌不同29
- 第三节“善史书”与民间应用的流行书体存在差异的原因29-34
- 一、形成差异的内在原因30-31
- (一)西汉书法教育的推动30
- (二)汉代书史的考核制度所推动30-31
- 二、形成差异的外部原因31-34
- 第四章 汉代简牍对当代书坛的意义34-36
- 第一节 汉代简牍对当代书风的影响34-35
- 第二节 如何来学习简牍书法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图录39-46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6-47
- 致谢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从敦煌汉简看汉代河西地区的职官体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刘辉;;西汉西北屯田与边塞守御之联系及其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苏卫国;;中国古代文书接力传递问题试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傅荣贤;;《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辨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5 惠翔宇;;汉代“少吏”论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彭子菊;;汉代简牍档案的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9年05期
7 赵彦昌;黄娜;;简牍文书制度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年02期
8 王岚;从“策书”、“笔削”看先秦两汉的档案思想——我国古代档案称谓探源[J];档案学研究;2000年01期
9 杨蕤;;西夏时期河套平原、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生态与植被[J];敦煌学辑刊;2006年03期
10 杨芬;;读敦煌帛书《政与幼卿、君明书》札记[J];敦煌学辑刊;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D];复旦大学;2011年
4 罗宝珍;简帛病症文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D];郑州大学;2001年
8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10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牟雪松;汉代西北屯田问题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庞建卫;论秦汉时代的乡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常舒扬;居延汉简所见汉代边塞档案管理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晶晶;汉代官印制度考述[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成伟;先秦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及其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苗苗;督邮与两汉地方吏治[D];郑州大学;2011年
8 申景亮;天水放马滩秦简乙种《旧书》释文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梁允华;论汉代的酒风[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沈利;汉代简牍书法形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西汉简牍书的渊源与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9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