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水浒传》与《侠盗罗宾汉》叙事艺术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2-26 00:28

  本文关键词: 《水浒传》 《侠盗罗宾汉》 叙事艺术 叙事时序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文章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本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从叙事时序与叙事时距层面对两书的叙事时间进行阐述。《水浒传》与《侠盗罗宾汉》中都使用了顺叙与补叙的方式,《水浒传》中还有大量的插叙与预叙,这与我国的宗教传统有关。而《侠盗罗宾汉》则不然,由于受西方叙事传统影响,没有使用预叙,并用大量的补叙代替插叙。第二章比较两书的叙述结构与叙述视角。《水浒传》结构复杂,属于缀段式与单体式的结合。《侠盗罗宾汉》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单体式结构。《水浒传》与《侠盗罗宾汉》都是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并用。前者人物众多,头绪繁杂,受我国章回小说传统与说书艺术的影响,叙述者以全知视角为主,局部使用限知视角;后者故事线索单一,主要围绕罗宾汉展开,叙述者以限知视角为主,把一些叙述任务交给罗宾汉,有限地使用全知视角。第三章从叙述方式及人物描绘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水浒传》与《侠盗罗宾汉》都属于展示与讲述相结合。前者由于历史因素等的影响,采用了讲述为主,辅之以展示的叙述方式;后者则是以展示为主,辅之以讲述。第四章阐释两部小说的叙事伦理异同。梁山好汉中有很多是江湖中人,他们做出了许多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的事,叙事者对这些行为并没有提出批评,表明叙述者逾越了道德底线;《侠盗罗宾汉》中主人公则十分注重道德问题,体现了小说叙述者对道德伦理情怀的关注。第五章对两书的叙事比较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论析。两部作品来自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文章的第三部分为总结,主要是对本论题的结论进行概括、反思和展望。
[Abstract]: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eface, main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ext.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the narrative time of the two books from the narrative time sequence and the narrative time interval. Both the Water margin and Robin Hood use the way of suiting and rewriting, and there are a lot of narration and prenarration in Water margin. Thi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religious traditions of our country. But Robin Hood is no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narrative tradition, there is no use of prenarra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angle of the two books are compared. The structure of "Water margin" is complex, which belongs to the combination of piecewise and mono-style. The structure of Robin Hood is simple. "Water margin" and "Rogue Robin Hood" are the combination of omniscience and limited knowledge. The former has many characters and complicated ideas,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Zhanghui novel and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The narrator is mainly from a omniscient perspective, with a limited knowledge perspective; the latter has a single story clue, which mainly revolves around Robin Hood, and the narrator gives Robin Hood some narrative tasks mainly from a restricted knowledge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works from the aspects of narrative style and character description. Both Water margin and Robin Hood belo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display and narration. The former is influenced by historical factors. The latter is mainly about display and supplemented by narration. Chapter 4th explai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narrative ethics between the two novels. Many of Liang Shan's heroes are from rivers and lakes. They do many things that are contrary to traditional ethics, and the narrator does not criticize them, indicating that the narrator has crossed the moral line; the protagonist in Robin Hood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moral issues. It reflects the attention of the narrator of the novel to the moral and ethical feelings. Chapter 5th makes a deeper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narr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books. The two works come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al tradition makes the two works show differe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 summary, mainly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opic, reflection and pro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0-03;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楠;;审美与距离[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4期

2 苏艳;;神话-原型批评视阈中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3 尹丽丽;;唐代佛道二教对侠义小说的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王为生;;双性结构、两重视角和人生主题——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卢甲文;;《墨子》词语考释(二)[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路培培;;论《史记·酷吏列传》的叙事方式[J];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林珊;;论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J];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杨国华;周峰;;《水浒传》中情态副词的分类及其功能特征[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韩春萌;孙亦平;;中西法制文学艺术探索比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张琳;;苏童小说的叙事风格[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童庆炳;;重建·隐喻·哲学意味——历史文学作品三层面[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李桂奎;;《水浒传》的“财欲”叙事及其结构形态[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刘伟生;;《涉江》“溆浦”研究平议[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跃红;;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阐释——以比较文学的阐发研究为例[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7 梁工;;略论圣经文学的叙述节奏[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8 高万云;;中国文学的修辞意识[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9 徐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乐”[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10 王毓红;;从研究范畴看中西体裁理论的差异[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岳佳宁;端木蕻良长篇小说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荷艳;《萤窗异草》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5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35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