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流变与拓展

发布时间:2018-04-09 05:31

  本文选题:文学 切入点:审美意识形态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摘要】: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核心观念是: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是发挥了主体性、能动性的反映,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哲学基础看,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认识论的;从概念形成的过程看,仍未能摆脱"本质—特征"的运思模式;文学的本质因此仍然是意识形态,而审美只是一种特征。鉴于此,我们提出建构一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与认识论的文学观不同,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不仅视文学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视文学为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因为自身的审美特质,从而决定了文学可以在很大程度发挥否定、批判、引导现实的作用。文学因此不仅仅扮演着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角色,而且同时扮演着对抗意识形态的角色。文学实践论、审美实践的文学观,既是对文学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继承,更是超越。
[Abstract]:The core idea of the theory of literary aesthetic ideology is that literature is a reflection of real social life, a kind of ideology, a reflec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initiative, and an aesthetic ideology.On the basis of philosophy, aesthetic ideology is epistemological; from the process of concept formation, it is still unable to get rid of "essential-characteristic" mode of thinking; 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is still ideology, while aesthetics is only a characteristic.In view of this,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 literary view of aesthetic practi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actice.Different from the epistemological literary view, the literary view of aesthetic practice not only regards literature as a means of reflecting social life, but also regards literature as the basic mode of human activity and existence.This way of activity, because of its ow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s that literature can play a role of negation, criticism and guidance of reality to a great extent.Therefore, literature plays not only the role of ideology, but also the role of counteracting ideology.The literary theory of practice and aesthetic practice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of literary reflection theory and aesthetic ideology literary view, but also the transcendence.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AZD01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2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3 高文强;;从生成语境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理限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李永新;;对近年来“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5 吴子林;;批评何为?学术何为?——兼论“审美意识形态论”[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6 陈士部;;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个问题[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马建辉;;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冯宪光教授商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杨红旗;;理论何为?——从“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说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元骧;;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反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建辉;;中国传统与实际效果:理解文学意识形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两个视角[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林清凉;多声部“合唱”中的迫问与还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蒙丽静;审美意识形态论:蕴涵张力与平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2 凯星;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5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25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