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理性

发布时间:2018-12-17 12:53
【摘要】: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而言,还是就建构的历史过程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都具有鲜明的理论批判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论即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实践批判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突出的中国性质,则是中国文学实践及理论实践的问题式批判。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锐气与批判锋芒有所弱化,这导致中国文学理论多元建构中批判之维不同程度的缺失。对西方理论的非批判性接受,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中国文学理论的主体性。复杂的社会转型现实以问题群的方式,召唤着理论建构的批判维度。如何建构与强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理性,已成为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现实问题。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rxism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Marxist literature has distinct theoretical criticism characteristics. The practical theory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s the practical critical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nature of Chines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s a problematic criticism of Chinese literary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practice. Because of historical reasons, the criticism of Chines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has been weakened,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critical dimension in the pluralistic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e non-critical acceptance of western theory weakens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o a great extent. The complex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ality calls for the critical dimens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form of problem groups. How to construct and strengthen the critical rationality of Chines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has become a practical issue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项目“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批评研究”(项目号:14BZW004) 辽宁省社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项目号:L13AZW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楠;;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理性[J];文学评论;2017年04期

2 托马斯·帕威尔;杨琼;刘华初;;文学作品意义之源——20世纪西方文论史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3 朱立元;;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4 徐凤秋;;论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文论在我国的接受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03期

5 张良丛;唐东霞;;阐释的边界:文本阐释的有效性问题探析[J];江汉论坛;2017年05期

6 李建中;;汉字批评: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J];江汉论坛;2017年05期

7 王熙恩;;作为乌托邦空间的文本及其阐释——审美现代性话语谱系中的詹姆逊[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5期

8 张勇;;热度·限度·难度:建国后《女神》研究之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4期

9 陈勇;;王夫之诗学研究的问题及反思[J];船山学刊;2017年02期

10 李自雄;;论“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重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学理论的创新[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6期

2 黄立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理论面临的新课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太胜;对话、激情和创造:文学理论的自我抒写方式[J];河北学刊;2000年05期

4 ;走向开放的文学理论[J];戏剧文学;2000年02期

5 李凯;关于“文学理论”学科界属问题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董学文;21世纪与文学理论研究笔谈(六篇) 文学理论的存在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

7 刘军;让文学理论成为文学理论——北京大学“文学原理教学研讨会”纪要[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4期

8 王岳川;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研究的精神脉动[J];文学自由谈;2001年04期

9 ;科学性:文学理论的存在形式[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10 曾庆元;也谈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合法依据”——评李春青的《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的反思》[J];文艺争鸣;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马龙潜;高迎刚;;“文学理论学”的生成逻辑及其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陶东风;;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梁巧娜;;文学理论资源刍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茂民;文学理论的界限与可能[N];河北日报;2003年

2 ;专题:文学理论死了?[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蒋晓丽;走向文学理论解释学[N];文艺报;2013年

4 羽尘;文学理论如何解释[N];河北日报;2013年

5 周启超;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与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马建辉;文学理论:回归与转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王宁;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和文学理论[N];文汇报;2000年

9 王一川;面向文化文学理论的新转变[N];文艺报;2000年

10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2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舒坤尧;危机:文学理论的正常状态[D];郑州大学;2005年

2 乌亚汉;策·毕力格赛罕文艺观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郭敏;隐蔽的成规[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庆;约翰·塞尔与文学理论[D];南京大学;2013年

5 柴瑜;对童庆炳三版《文学理论教程》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耿荣清;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7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8 齐晴晴;萨特文学理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启示与意义[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炜芳;语言论转向的两条路径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38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