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试论当代“先锋派”艺术对先锋派的背离

发布时间:2019-07-17 07:39
【摘要】:“先锋”一词充满了动态性与时效性,所以“先锋派”这个概念也被认为是不固定的,有人甚至质疑这个概念本身的合理性。实际上,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先锋派与其他艺术流派一样,有着固定的艺术理念。本文以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基础,按照先锋派理论发展的成熟度,将其分为早期的先锋派、历史上的先锋派以及后先锋派或叫做新先锋派。本文将20世纪20年代之后出现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俄国和德国的左翼先锋派看作是历史上的先锋派,认为历史上的先锋派才是正统的先锋派,并以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依据,分析指出真正的先锋派所具有的特点:即用拼贴、偶然、非有机的作品形式手法来反对资产阶级自律艺术,企图打破资产阶级艺术体制,让艺术重新回到生活实践中。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出现的后先锋派,实际上不能称为正统的先锋派,因为它更多只是沿袭了先锋派的形式技巧,并没有将先锋派的批判精神继承下去。而中国所谓的先锋派艺术则出现较晚,有这样的概念也要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算起了。在中国,“先锋”就是前卫,就是新的,而“先锋派”这一概念的内涵要比西方广泛的多。中国的所谓先锋派的艺术就是指一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不相同的艺术,对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来没有认真探究过。分析当代中西方所谓的先锋派艺术,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对真正的先锋派的背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先锋派”这个概念自身就容易与“先锋”的概念相混淆,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媚俗主义对先锋派的利用,使得后先锋派离真正的先锋派越来越远。
文内图片:图1《泉》马塞尔?杜尚,1917逡逑签名本来是一个特性的象征,表明这是艺术家特点的作品,是经过个人加工的独逡逑特作品
图片说明: 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产积极社会日趋商品化,于是以唯美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提出了逡逑用极端的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解救”艺术,使之保持与生活实践的独立。逡逑杜尚的这一作品:《泉》(图1)无疑是对极端个人创作的一大“嘲弄”。署名代表的是个逡逑人的创作性,作品因此成为了个人生产出来的作品,而批量复制的小便器,是工业化、逡逑商品化生产的典型象征,,在随意选出的批量生产物下署名,就是对夸大个人生产价值的逡逑否定。逡逑[2][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茉希砭耄本荷涛裼∈楣荩玻埃埃担哄澹福稿义希保板义

本文编号:2515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15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