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谈E.格里什科维茨作品《遇见贤明》主人公群体价值观在译文中的再现

发布时间:2019-10-25 10:04
【摘要】:我国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由此可见,虽然人们常说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文学翻译除了要再现文章内容外,还承担着保持原文艺术感染力的任务。因此,如果仅仅是确切表达每个词的词义或是每句话的逻辑重点并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而是应该将全文看作一个艺术整体,超越句子甚至段落的局限,将语篇(TeKcT)视作一个翻译单位。着手翻译文学作品前,应多次通读原文,将原文作为整体理解、思考、酝酿,连缀起一个个场景,构建起一个个人物形象,作为一个最挑剔的读者就作品的深层内容提出诸多问题,之后再依托原文语料逐个找出合乎逻辑的答案。这时再按自然段为单位动笔翻译,才保证每句话、每个词都不偏离文章的总体审美功能。本论文以俄罗斯作家E.格里什科维茨的作品《遇见贤明》为研究语料,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相关译例,探究将语篇视作翻译宏观层面单位的重要意义(同时不排斥、不否认微观层面翻译单位的价值),尝试在"整体大于局部的简单叠加"、"每个局部都服从整体"的原则基础上进行信息整合,以期达到最高层次的翻译等值。我们坚持始终从文章整体出发,剖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该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对俄罗斯海军群体和海军生活的真实再现,我们则力争分析各个人物形象及其相互关系,提炼出俄罗斯海军的价值观,从宏观层面在译文中重塑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一艘军舰上官兵的群体形象。本论文由引言,两个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文是从语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阐述了将语篇视作翻译基本单位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为翻译实践部分。本章所选的译例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分别以水手长哈莫夫斯基、水手别里泽为切入点,分析俄罗斯海军的价值观;第三部分并将不同人物的价值观进行了对比,以求实现更全面、细致的分析。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对翻译策略的思考。结束语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果,指出翻译应该从原文整体出发,处理好各单独要素和整体的关系,才能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和艺术功能。同时表达了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几点收获。最后一部分为参考文献和附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5;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大炜;“麒派佳人”麦特·海默维茨[J];国际音乐交流;1999年04期

2 龙柏林;阴秀琴;;从“有痛”伦理到“无痛”伦理——利波维茨基《责任的落寞》思想解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潘毅;;企业生存的要素:鼓励创新[J];世界博览;1992年08期

4 卡伦·威尔金;景晓萌;;卡尔利斯·雷凯维茨的新雕塑[J];世界美术;2008年01期

5 塞尔日·福士若;卡别耶拉·莫拉维茨;;情绪之回旋[J];读者欣赏;2014年01期

6 沈枫;;音乐解读的多维视野——以《波罗维茨舞曲》为例[J];艺术教育;2014年07期

7 王佳音;;介入现实的电影宠儿——马修·卡索维茨的电影之路[J];当代电影;2014年07期

8 张小薪;;纽约城市另类作家塔马·亚诺维茨[J];群文天地;2012年09期

9 王寅;;波兰·卡托维茨·雪[J];董事会;2007年06期

10 郑雪;;文化转变的心理学探讨[J];心理学探新;199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飒;摄影圈奇女子安妮·莱博维茨[N];经济参考报;2012年

2 记者 王靖tD;赵长义会见波兰卡托维茨市市长[N];沈阳日报;2013年

3 方军;维茨金的学习艺术[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倪兵邋边铁才;沈阳与卡托维茨市结为友好城市[N];沈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驻美特约记者 江融;安妮·利博维茨纽约办回顾展[N];中国摄影报;2006年

6 夏一璞;权利来自不义[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记者 田蓓蕾;俄联邦沃洛格达州切列波维茨市在辽源举行推介会[N];辽源日报;2006年

8 记者 方权;赵振起会见俄联邦沃洛格达州切列波维茨市考察团[N];辽源日报;2006年

9 张建伟;德肖维茨定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记者 刘田;布鲁斯·伯克维茨:最成功的“巴菲特门徒”[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婷婷;托马斯·波克维茨的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崔雪真;谈历史悲剧中人的命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张函;论德肖维茨的权利观[D];贵州大学;2016年

4 耿鹏宇;谈E.格里什科维茨作品《遇见贤明》主人公群体价值观在译文中的再现[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5 邓然;从切尔诺维茨到广州,朱白兰的家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2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52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