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理论与视觉文化批评
发布时间:2020-04-24 01:18
【摘要】:这里所说的“凝视”,指的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关注的是关于视觉活动的哲学化问题。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将眼睛的概念分化为“心灵之眼”和“肉体之眼”,并且赋予了“心灵之眼”与理性至上的形而上学以等同的地位。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和视觉中心主义互为表里,这意味着视觉活动中先在的置入了二元对立的结构。这种二元对立蕴含着权力机制的运行。后现代主义所关注的白人对黑人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欲望等都是其表征。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被抹杀。存在主义者萨特通过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揭露了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压迫的本质,启示我们只有先建构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后才能使二元对立中的权力关系得以平衡。拉康在《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一书中具体对凝视的概念进行说明,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说明凝视机制在儿童建构理想自我和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发挥作用,并且强调了大写的“他者”对主体的凝视。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看到了凝视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所产生的效果,即个体在全景式的权力监督下失去个体生命的主体价值。随着视觉文化的快速发展,当代凝视理论抵抗视觉中心主义的意味越来越浓。当代凝视所要求的主体的整体性以及个体间的和解性在审美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已经部分地实现了,通过建立认同凝视来实现个体间的平等共存具有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0-02
本文编号:2638362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文慧;王惠敏;;认同凝视范式下的观察类综艺探微[J];新媒体研究;2019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卉;凝视理论与视觉文化批评[D];云南民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38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3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