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概念隐喻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的隐喻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23:53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因此,关于隐喻翻译的研究也大多从修辞的角度出发。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开始出现了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翻译的研究,为隐喻及其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莫言是首位中国本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体现中国作家良知、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一部长篇小说,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诸多视角对《天堂蒜薹之歌》及其英译本进行了研究,但是还少有学者尝试从概念隐喻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三个方面入手,考察不同隐喻类型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并试图总结出其中的翻译原则和规律。研究发现,在处理本体隐喻时,译者主要采取“翻译成相同的隐喻”这种策略;在处理方位隐喻时,译者主要采取“译成非隐喻”的翻译策略,也就是翻译出意思,不保留原来的隐喻形式;而在处理结构隐喻时,多数情况下译者都保留了隐喻,总的来说,译者选择“不译”的情况相对较少,约占总数的13%左右。多年来,众多海内外翻译学家都曾提出过翻译忠实理论,认为忠实原文才是翻译的首要任务。而葛浩文式的翻译打破了长期以来原文至上的传统理念,对原文进行了改写、创新,这为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翻译的本质和内涵,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葛浩文式的翻译大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海外繁荣,值得更多译者研究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i Sun;Ya Guo;;A Cognitive Account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Wind in the Willows[J];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2018年01期

2 夏正华;;数学课堂教学中隐喻语言艺术应用研究——以两位熟手型教师课堂教学实录为例[J];数学通报;2017年03期

3 Han Jianghua;;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etic metaphor:Taking the poetic metaphor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examples[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4期

4 马兰慧;;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J];海外英语;2016年21期

5 坎曼丽·麦麦提;朱毅;;Metaphor and Translation[J];海外英语;2015年23期

6 王存娟;;Review of Metaphors We Live By[J];科技视界;2016年23期

7 张璐璐;;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metaphor Idioms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J];海外英语;2015年14期

8 刘丹娜;;Review of Metaphors We Live by[J];校园英语;2016年31期

9 杨静;;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n Idioms[J];校园英语;2016年31期

10 王学红;;The Functions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Writing[J];长江丛刊;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毛峻凌;;A Co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 to Metaphor:an Inquiry into Systematic Mappings and Processing Effort[A];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 NO.1 总第5期)[C];2018年

3 李妙;;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英文)[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安虹;;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6 汤漫江;;A Contras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Transferenc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Tale Of Two Cities[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APPLICATION OF METAPHORICAL SEMEIOTICS IN ID[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殷瑾懿;;浅谈英语修辞格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9 Richard N.Stichler;;Confucius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10 鲍志坤;;英汉情感语言表达的结构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公元;从站岗到开荒的兄妹[N];中国摄影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舟艳;新奇隐喻在语言交际中之效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石磊;中国学生隐喻能力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陶玫;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毛凡宇;语法隐喻的认知与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王晶芝;元旦社论中的概念隐喻历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飞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基于CBT~+模型的政治隐喻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黄淑芳;概念隐喻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的隐喻翻译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3 任红霞;汉语隐喻建构特点与隐喻翻译[D];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

4 杨墨馨;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汉味觉词的对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5 彭盼;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

6 蒋林利;基于隐喻视角对汉语“日”构词系统的分析[D];西华大学;2019年

7 姜婧;从概念激活模型视角分析上海方言中的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8 颜莹莹;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时间词的情感义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9 黄蓉;“一带一路”倡议下习近平外交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10 张文霞;认知视角下《圣经》福音书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2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52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